(指导/ 马六甲区学记负责人戴小同 联合报道/马六甲区学记 傅颂婷 M3422 圣心女中、 黄舒晏 M3437 马六甲华文中学)
第十七届“学海杯”全国中学华文刊物观摩赛圆满落幕,柔佛笨珍培群独中凭借《红树林:草木鸟兽虫鱼》斩获冠军及最佳编辑奖,荣获“学海杯”奖座及4000令吉奖金!
马六甲培风中学《青葱志01:少年安得长少年》及大山脚日新独中《路过你》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获得2500令吉和1500令吉奖金以及“学海杯”奖座。其中《青葱志01》也斩获最佳美编奖,再获500令吉奖金。
读者、观众投票决定的最佳封面奖由坤成中学《梦》高票当选,获得500令吉奖金。最佳专题、专访、报道奖则是尊孔独中《拼的二次方》,获得500令吉奖金。
延期一年 线上颁奖
编辑理念决定最终三甲
“学海杯”刊物赛由星洲日报《学海》周刊主办,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协办,吉隆坡卫理学院赞助。《学海》编辑室负责初审,决出30份刊物晋级决审。决审评审分别是魔豆原创总编辑吕毕姗、红蜻蜓出版社总编辑张锦馨以及《星星学堂》主编郑徳发。本届学海杯原定于去年颁奖,因疫情延期一年后以线上方式顺利举办,逾200人参与。
在决审阶段,最后一份优秀刊物以及三甲得主并非是事先决出,而是由3名评审在现场聆听各刊物主编的编辑理念后,才决定最终名次,留有悬念的评审方式为现场增添了紧张的氛围。颁奖结束后,评审们也对每本获奖刊物给予评价,让众参赛者获益不浅。
■冠军.最佳编辑奖
聚焦笨珍沿海生态
《红树林》回馈居住地
《红树林:草木鸟兽虫鱼》主要聚焦在笨珍沿海的生态特点,记录着笨珍乡镇的点点滴滴。主编黄靖恩表示,刊物的图文对焦在风景以及生物,所以非常考验团队的运气以及耐性。此外,制作团队基本都是“城市小孩”,未曾接触过大自然的环境,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她透露,这本刊物的封面设计除了融入最基本的风景以及动物以外,也添加了水彩的描绘,对比以往的刊物有不一样的风格。而排版方面则以最简单及自然的方式呈现,符合大自然的主题。
吕毕姗:植物拟人化 内容有趣
吕毕姗在评论冠军作品时说:“我非常喜欢刊物里‘植物物语’这篇文章。编委将植物拟人化来介绍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她表示,《红树林》以不一样的形式带出跟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非常有趣。美中不足的是,该作品在排版方面显得较为拥挤。她建议编辑团队发挥设计的能力,以达到吸引读者的效果。
郑徳发表示,以生态环境做为主题的刊物通常较难吸引读者,但该作品内的每一篇文章以及文字都呈现得非常好,文艺感十足,内容也丰富,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觉。
张锦馨则表示,《红树林》的题材让人眼前一亮。编辑团队从周遭的环境就地取材,做出一本刊物回馈居住的地方,这份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她也指出,《红树林》通过不同形式的呈现,表达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让读者有更多思考空间。
评审团一致认为,制作一本关于生态环境的刊物需要花费大量心力。编委需要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进行大量查证工作,例如动物的学名和习性,以及内容整理、筛选照片等等。最后编排出一本阅读流畅度高,适合各个年龄层读者的刊物。这是非常有难度的工作。
■亚军.最佳美编奖
影像内容 色调排版出色
《青葱志01》充满青春气息
《青葱志01:少年安得长少年》出色的影像、内容、编排以及设计等元素,让3名评审公认它为最佳美编奖得主,最终该作品荣获亚军殊荣。执行主编薛欣怡表示,在编写时做了许多图片上的视觉传达,希望能截取更活泼、有故事性的画面。她指出,刊物的调色采纳了出版当年流行的莫兰迪色系。虽然印刷后的效果和预想的有出入,但她认为这反倒凸显了少年跌跌撞撞的模样,更加贴合作品的主题。
“我们在这本刊物里尽量呈现出少年的不同面貌:大家都是多变的,但又很稚嫩,偶尔还有一些小惊喜在里面。”薛欣怡说。
张锦馨也表示,《青葱志01》无论主题、内容构成、色调、排版设计,甚至是纸质都把握得恰如其分并融为一体,其他参赛刊物都做不到这点。内容与主题的贴合也确实展现了编委们想要呈现的朦胧青春气息。但她也认为,该刊物的目录编写不够明朗,若在目录中增加一些描写或解释,效果会更好。
郑德发表示,美编能为一本刊物增添色彩,让作品更加吸睛,但同时也会提高制作费用。选纸、印刷、调色和装订等技巧也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必须有校方的支持及赞助才有办法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
他在点评时表示,《青葱志01》这本刊物,除了文字成熟,美编的部分也衬托起了这部作品的文青气息及强烈的青春感。这本刊物成功结合了设计、影像、专题、装订和印刷等元素。
■季军
写一封信给10年后的自己
《路过你》跳脱一般班刊编法
《路过你》的主编朱玉敏透露,该刊物的名字来源于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名字里的“路”寓意着班上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州属,在美编上也设计了地图并标出同学们来自的州属。“过”则讲述着同学们在过去的中学时期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你”代表着同学给10年后的自己写的一封信。
她也指出,由于课室外能看见大山脚的风景,所以刊物内也添加了山的图案。“这本班刊在筹备时期遇到重重困难,由于沟通上及资金上面对问题,导致刊物历时两年才完成。”
评审认为,季军刊物《路过你》的内容衔接做得很好,非常贴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感。此外,这本刊物脱离了一般班刊的编法,其中让同学写10年后对自己的看法是个很不错的概念,很真诚地表达出学生个人的看法。
吕毕姗指出,编委需要在内页版型的编辑上下功夫,也希望刊物的设计可以更出色。张锦馨则表示,编委需注意文章的行距和字距,以让阅读更流畅,同时也需有留白的空间,让读者有喘息的机会。郑德发认为,刊物的美编较老气,建议编委可以用更创意的手法进行美编。
■最佳专题奖及优秀刊物奖
采访小贩耗时耗神
《拼的二次方》记茨厂街岁月故事
《拼的二次方》刊物中的专题聚焦吉隆坡茨厂街,采集了许多这条老街的岁月故事。吕毕姗在点评时表示,这一类社区采访是耗时且耗神的,由于采访对象都是在茨厂街做生意的小贩,在时间协调上的挑战肯定给予了编委们不少压力。
此刊物的主编杜佩怡表示,由于采访者都是学生,只能利用放学后及周末的课余时间到茨厂街采访,一共花了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完成采访工作。吕毕姗也坦言,这类采访需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否则通常会半途而废。她也恭喜制作团队有坚持下去,并最终荣获最佳专题奖及优秀刊物奖。
吕毕姗也表示,这本刊物能从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并获得最佳专题奖的关键点在于编委们成功做到了场景的引导,在词句及照片的应用上都引人入胜。通俗生动的文字配上照片的取景,仿佛将读者带入采访中的场景。此外,该刊物将采访的人、时、事、地、物都交代得很清楚,内容也整理得很完整。
在美编方面,刊物的后半段排版更为统一,照片的排版也更整齐。她指出,在排版方面,文字及图片的比例拿捏得不够好。同时,她也希望在照片的调色上能更精进,因为刊物摄影师有好几位,唯有从调色着手才能让整体刊物的风格更统一。
更多关于刊物赛的报道,可留意《学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