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洁 B35063 USJ 12国民中学/报道
随着时代的进化与推移,许多人认为家中的长辈已垂垂失却用处。现今有的年轻人更认为与长辈的代沟太大,不易沟通,因此家中进行的活动也逐渐将他们排除在外。
世事无绝对,时移事易,现代的长辈反而凸显了他们传统性的修养和待人处事的独特。相对于某些特定的方面,长辈却能够拿捏得恰到好处。
星洲日报《学海》雪隆学记采访了数位少年,以深入了解各家庭与家中长辈的互动。透过采访了解到,两代间的相处陪伴和尊重很重要,两代相处也能让双方互相学习和了解,小辈得以学习生活技巧和方言,长辈得以学习使用科技产品等好处。
颜玮欣(16岁,USJ 12国中)
他们教会我许多哲理
“在我眼里,我外公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怎么与人相处。他也会帮我处理大大小小的一切问题。小的问题小到是解不开的绳子;大则大到帮助把一位陌生人送回家。外婆则教会我怎么做饭,什么方法最合适。虽然我奶奶的腿脚不如以往灵活了,但是她依然很健康,依然好好生活,让我明白无论如何要积极面对生活上的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步伐慢了,但是我觉得和他们一起旅行的时光也是非常快乐的。”
“我觉得我和他们的代沟不会很大,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我和他们会相互体谅,从对方的生活习惯迁就对方,像是他们会早睡早起,因此我也会尽量早起。而他们知道我是夜猫子,知道我隔天早上起不来,就会让我睡到自然醒。”
“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都会和他们诉苦,而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聆听,然后逗我开心。他们总是会把最好的都留给我,把没那么好的留给自己。疫情期间,我会发一些一家人的日常照片给他们,如:早午晚餐或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同时也向他们报平安,让他们不操心。”
陈祖而(16岁,USJ 12国中)
和奶奶学缝纫追剧
“我奶奶很喜欢缝制百家被,以前有跟她学习缝纫,我会缝制百家被上的祖母花。奶奶也有一手好厨艺,偶尔会到厨房看她做饭,甚至请她教我做她的拿手菜。今年,祭拜祖先的前一晚,奶奶还教会我如何制作色香味俱全的发糕。虽然家务活做起来可能比较直接,好像不需要任何技巧,但是奶奶教会了我许多做家务的小秘诀,像是如何让衣物能更快地晾干、如何让衣物更耐久、如何卫生地收拾用餐的碗筷以及整理衣物的小技巧等等。”
“我和奶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追看那种有好几百集、可以播出好几年的台湾连续剧。从刚出生到四岁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我一直都在奶奶家长大。因此,我就从小和奶奶一起观看这类福建话连续剧。这也是我能说福建话的主要因素。长大后,奶奶依然会在休闲时追剧,我偶尔也会和奶奶一起观看,一起聊聊剧情等等。奶奶也会常常利用戏里角色的经历来和我分享一些人生道理。”
社媒分享美丽的百家被
“虽然我和奶奶的年龄上多多少少会有些差距,但是我近期学会了如何把我的一些技能与奶奶的兴趣爱好融在一起。 奶奶有一双巧手,缝制了许多美丽的百家被,他也会把这些爱心被单送给一些亲戚朋友或捐赠给有需要的人。不久前,奶奶加入了社媒上的一个“百家被专属互动群”,因此她想把她的成品分享出去,和成员交流学习。由于奶奶不擅长科技方面的操作,我亲自帮她在成品的照片上修图,印上她姓名的水印。”
“我奶奶很喜欢花。在疫情爆发之前,我们一家偶尔会一起去旅游,爸爸都会尽量多安排一些奶奶感兴趣的活动如参观花园。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我们一家出去庆祝都会带上家里的老人家,因为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多花点时间来陪伴和孝顺他们。毕竟人生无常,不希望留下遗憾。我爷爷奶奶的存在,有些时候真的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的气氛,因为他们可可爱爱的动作和话语,真的能让我们一家笑得不亦乐乎。”
张袁铭(16岁,梳邦乌达玛国中)
学科技迎合时代
“我不常和家中的老人家见面,我外婆话不多,和外公很少共同话题,但是回乡见面的时候都会聊我平日的生活,比如在学校里的表现。我有时还会和外公一起观看电视节目。”
“我认为老人家的思想有时会枯燥俗套,或许是因为两代人的想法有异,但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任何代沟感。其实,他们愿意改进自身去迎合时代的变迁,像是使用智慧型手机等。由于疫情期间不能见面,外公外婆也有大概熟悉视频通话的操作。无论什么事我还是会给予他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