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柑仔园修道院中学 李思仪(PA2111)、林慧薇(PA2114)/联合报道
(槟城讯)随着时代齿轮的转动,新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华丽的街道,奔流不息的车辆,嘈杂的鸣笛声,都在述说这个时代的变迁。
乡村生活对于现代孩子而言,已是遥远又陌生的存在,大自然的一举一动已逐渐淡出眼帘,可能就连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他们也不曾看见。
林芷妏:克服心理恐惧收养
幸运的是,现今科技发达,大家能够从书上或网络上吸取有关毛毛虫破蛹成蝶的知识,但却鲜少有人认真去探讨这个过程。
16岁学生林芷妏,近日于家中阳台的植物上,发现2只正在啃食叶片的毛毛虫。
观察破蛹成蝶过程
她顾虑到植物的减产,但又不想残忍杀害无辜的小生命,于是冒起暂时收养起毛毛虫的念头,并趁机观察它们破蛹成蝶的过程。
对于自小害怕昆虫的林芷妏来说,养毛毛虫对她而言,其实是件极大的挑战。在经过妈妈及好友的多番鼓励下,她才勇于克服恐惧心理,决意收养毛毛虫。
她先是把毛毛虫连虫带叶装进一个宽敞透明的塑料盒里,随后便放入几片桑叶喂食家里的这新成员。
手机记录生长过程
林芷妏接受学记访问时说,毛毛虫的到来令她新鲜感倍增,因为以往只能在书中看见的毛毛虫,竟然奇迹般在现实中活过来了。
好奇的她,总是喜欢在空闲时拿起手机拍下毛毛虫的动态,并上传到社交媒体来记录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几周后,毛毛虫的体型开始缩小,把我们一家都吓坏了,因为担心毛毛虫死亡,我还上网查找资料,才得知原来那是毛毛虫结蛹的前兆。”
亲手养大毛毛虫 新奇又激动
林芷妏说,毛毛虫结蛹的过程,有许多细节书本上并没有细述,只有亲手养大这虫子,才会有所发现,为此,她感到新奇又兴奋。
她说,几天后,两只蝴蝶顺利破蛹而出,让她无比激动,原来帮助一个生命的成长,是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
放生蝴蝶 回归大自然
待两只新生蝴蝶熟悉四周环境后,她决定把蝴蝶放生,让它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通过这次的经历,她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害怕昆虫,而当她看见两只蝴蝶努力扑扇着翅膀,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尽管心中有再多的不舍,但也只能默默祝福蝴蝶们的旅途一切平安顺利。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此次的观察记录,林芷妏理解到,即使书上拥有再多包罗万象的知识,终究也只是他人的观点及想法,本身还须亲自实践来检验真理,才是不遗余力的学习态度。
评语:题材新鲜 写法生动
这篇报道的题材好特别,写法也没有一般新闻般予人硬邦邦的感觉,学记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