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2-04-04 13:14:14 
后真相时代
Oh! 中学

文:梁淳钧(雪兰莪八打灵公教中学;学记编号:B35044)

“后真相”(Post-truth)于2016 年被《牛津词典》评选为该年的年度词汇。依据《牛津词典》,后真相是指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情形和立场。后真相不等于真相。

既然只是某些人宁愿相信他们在情感上所认同的,真相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所谓的“真相”是否符合他们内心所期盼的“真相”。

如果与自己所认为的事实有所出入,纵使真情实相摆在眼前,人们还是选择站在对自己有利、自己认为对的“真相”。

例如2016 年中国江苏发生的监考女教师猝死事件。有一则贴文关于正在考试的初中生目睹老师病发呻吟和挣扎时却仍然平静地做完考题。有些网民大骂这些学生冷漠无情,如果能及时抢救或许可以挽救老师的生命;有些网民则认为学生是无辜的,或许他们没发现老师有异样,而事情的真相是:学生有发现老师不对劲,并且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

即使有了后来的真相,仍有网友继续批评学生无情,似乎无视,甚至“死硬”直指是学生的问题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浏览各个社交媒体的“新闻”时,客观筛滤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可避免被网上各种假新闻和片面报道所误导。对于网上的各种新闻,我们可以先浏览各大媒体的官方网站来确认一篇新闻的可信度,从而再判断一件事情的真相。

现近是资讯爆炸的年代,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一条假新闻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举动,所以身为网民的我们,保持怀疑的态度也是不可少的。如果轻易地相信一则不知从哪里来的消息,并且在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分享出去,最终只会被假新闻骗倒,也让别人受骗。

对我来说,事实胜于雄辩,不论是从情感或伦理角度,我们都应该用理智思考的态度去看待每一道消息的发生和经过。纵使人的大脑总是会被情绪所控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后,我们仍然需要直接地面对真相,而不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噢!中学》专栏公开给各校的中学生投稿。写与中学生有关的时事评论,比如针对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校园霸凌、家庭生活等,说说你对这些课题的看法。字数约500 字。有稿费。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投稿者记得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中英文姓名、I.C. 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邮、银行户口和所属银行。)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