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千恒 /吉隆坡坤成中学
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才放榜不久,身为高中统考生的我没有时间出门欢庆,原因是期中考到了。大家都乖乖待在家里啃书,再次被考试折磨一番。
在大家开启背书模式之前,我想提醒各位,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无瑕地把方程式或课文“呕”出来,而是要懂得学以致用,最好是能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连接或应用于日常生活。无论任何科系,这种学习模式才更有意义。当然,填鸭式教育已在亚洲社会根深蒂固,考试方式过时、死板,不想被扣分的话务必一字不漏地“印刷”课文,因此,难以责怪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却对里头的知识点一知半解。
特别是文商班的考生必须面对又厚又“啰嗦”的历史和地理课本,考试范围就像辽阔无边的海洋,叫人不知从何处下手。幸亏社会学科目是活的,与其死背史地课本,不如通过联想,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平日的所见所闻挂钩。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习变得有趣,还对课文印象深刻。
在此就以高中统考人文地理课本为例,比如第二课关于聚落的章节。城市聚落的兴衰往往经历三个过程,即城市化、郊区化及逆城市化。学术词汇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背后的道理再简单不过。居住在巴生谷一带的同学想必对郊区化不陌生,而自己的住宅区甚至极有可能是郊区化的产物。简单来说,郊区化是市中心人口和产业向外扩张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造成环境恶劣、交通拥挤、住屋短缺、地价高涨等城市问题。经济条件好的居民和产业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经营环境而迁往郊区,以致出现郊区化趋势。
每次去吉隆坡市中心溜达,同学是否有留意到富都路(Jalan Pudu)旁的店铺、产业看似一蹶不振,店屋下的人流量少之又少。当然,有些区位依旧旺盛,但是绝大部分已逐步没落,甚至成为外劳的聚集地。难以想像,这里即传闻中的“半山芭”(Pudu),是当年响当当的市中心地带,汇集了印刷业、五金业、裁缝业和饮食业等经济活动。然而,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变佳,以及市中心机能的衰退,人口逐渐迁往蕉赖、安邦一带,留下的只是老旧社区及古迹,以及那一代人的回忆。
但是,郊区化现象从未停止,在往南或往北的车程中望向窗外,就会发现通往汝来(Nilai)或万挠的路道两旁尽是工地或新建工程。这就是课本提及的城市、城乡兼并,或者郊区蔓延(Suburban sprawl)。再往下延伸思考,政府该如何放缓郊区化的步伐,并塑造优质的城市环境?是否能推行类似英国的伦敦绿带圈(Metropolitan Green Belt),通过法定绿带区保持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显然,课本谈及的内容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息息相关。看来要考取好成绩,不仅需要背书能力,也必须具备丰富的想像力,以及一颗好奇心。
**《噢!中学》专栏公开给各校的中学生投稿。写与中学生有关的时事评论,比如针对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校园霸凌、家庭生活等,说说你对这些课题的看法。字数约500 字。有稿费。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投稿者记得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中英文姓名、I.C. 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邮、银行户口和所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