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241 朱恩瑶 怡保女英华中学
(怡保讯)疫情期间,你们有没有觉得家里的垃圾变得越来越多呢?垃圾桶里可能装满了杯面盒、装奶茶的塑料杯、汽水铝罐等等,其实一些所谓的“垃圾”是可以废物再利用的。快来看看这些中学生如何减少垃圾,或善用废物,把垃圾转换成宝!
【废物利用】
林杏颐(18岁)从爸爸身上学到把用剩物品再利用。她表示,每个学期结束后,都会剩下很多还未用完的簿子,她就把那些留空的纸制成一本笔记本。
制做过程很简单,先在纸上打一个洞,再用一条绳子穿过洞口打一个结,就是简单实用的笔记本了!
此外,杏颐还会利用废纸制做折纸手工,例如刀柄、匕首、剑等。她还试过把塑料瓶制成花瓶和凳子。花瓶里种了九点花,不仅绿化了环境,还美化了家园。
要制作塑料椅子,首先先收集一些同样形状和尺寸的瓶子,然后用绳子绑紧,再拿几层纸皮固定在瓶子上面,就完成了。
“废物利用能够美化环境、减少垃圾,还能减少家里开销呢!”
【垃圾分类】
陈芊彤(17岁)会在家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例如把纸张(报纸)、铝罐和塑料瓶各自分类好,累积到一定数量后,等环保中心人员来将它们载到环保中心。
刘晓霖(17岁)的家里则会依据干垃圾、湿垃圾和厨余垃圾,为垃圾做出分类。她还补充:“我们会把当中的可回收物品送到安宁回收站,也算是为慈善出一分力。”
中国对生活垃圾实施4分类,分别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日本生活垃圾则分为“可燃”、“不燃”和“资源垃圾”3类,每个家庭必须按照各自居住地区回收站的具体要求,在规定的垃圾回收日的早晨,垃圾回收车抵达之前,把相应的垃圾整齐地放在回收箱内或包在透明的袋子里,放到指定的垃圾站点。
处理可回收垃圾方面要注意的是,塑料瓶的瓶盖和标签要拆掉另放;各种容器等要用水冲洗干净,不留异物;纸箱要拆开摊平捆扎起来,报刊杂志等也要用绳子捆好;厨余垃圾等要把水沥干用袋子扎紧。放到垃圾站点后,为了防止乌鸦叼破袋子挑吃里面的残食,还要用绿色的网子罩起来。
日本和中国的垃圾分类都值得大家去学习,尝试运用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处理可回收垃圾方面,为环保出一分绵薄之力。
【节约】
陈芊彤在家里为了节约,都会用洗了米的水或收集的雨水浇花,在下雨天时不开空调,没人使用时会关上电灯和风扇,一来为了节省能源,二来减少电费。
余晓彤(18岁)则表示,如果去靠近的商店,她会选择走路去,以便节省车油,保护环境减低污染。另外,她也会用饭盒或保温杯去打包食品和饮料,这样可以减少使用塑料。
刘晓霖和晓彤一样,除了外带食物时自带容器,到超市采购时也会携带环保袋,节约使用一次性用品,为环保尽点绵力。
这些节约的习惯虽然看起来普通,在日积月累下,可以把环境污染减至最低。
【善用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环保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电器、汽车等领域。
陈芊彤表示,自己用过以旧报纸代替木头制成的回收笔,用途就和普通铅笔一样,但能减少树木被砍伐。
余晓彤和刘晓霖都表示,她们都用了不锈钢吸管代替传统的塑料吸管,因为塑料吸管对海龟等海洋生物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导致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绝种。
“如果大部分人都使用不锈钢吸管,塑料垃圾就会大大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得到改善。”
蔡恺莉说,她家的电器都是属于绿色产品,比较省电,电费也有明显下降。
马来西亚绿色科技及气候改变公司(MGTC)目前积极推广MyHIJAU认证,这项认证是颁发给符合MGTC规格下的绿色产品,名录包含受认证的绿色产品及服务,方便消费者鉴别及比较绿色产品和服务后作出选择。MyHIJAU名录可查阅www.myhijau.my。
根据MyHIJAU网站,目前注册在MyHIJAU下的公司有590个,绿色产品有9971个,绿色服务有799个。消费者可转换消费模式,把绿色产品归为消费首选,协助改善环境生态,也提升人们对环保节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