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东海岸区学记负责人刘爱玲
联合报道/东海岸区学记:
温祖贤/PH3312/关丹苏丹阿布巴卡国中
沈妍/PH3306/北根东姑阿都拉中学
刘其萱/PH3403/关丹阿亦布爹中学
李雨恩/PH3324/淡马鲁阿布巴卡国中
黄丽敏/PH3326/文德甲华联华中
黄欣睿/PH3407/文德甲华联华中
林承熠/K3303/哥打峇鲁中华华中
李凯乐/K3302/哥打峇鲁中华华中
周芷盈/K3402/哥打峇鲁中华华中
李佩琪/T3203/瓜登中华维新华中
刘睿祥/T3305/勿述东姑马末中学
为了提升本报《学海》学记队的专题策划及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各区的良性竞争及交流,《学海》编辑室为7区学记队制定一项任务:以“青年与政治”为主题,撰写一篇时事专题。《学海》特别邀请星洲日报副刊副主编关丽玲、时事评论员吴启聪医生、双威大学亚洲永续发展方法网络研究员胡昌熙3名评审,在线上为全国学记们逐一点评各区专题,并给予各自的专业意见及评分。
最终,东海岸区时事专题获得最高的分数,特此刊登予以嘉奖。
环视全球各国,许多国家及地区的投票年龄为18岁,当中包括英国、美国、印度、香港及日本等,让18岁公民参与国家民主建设的发展。
我国政府顺应全球趋势发展,把投票年龄下调至18岁,并在2021年12月颁布宪报,从2021年12月15日起正式落实18岁投票,让年轻人拥有选择政府的权利。
随着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意味着中学生毕业后就是大选的首投族,对于18岁可以投票,中学生怎么看?人民代议士及教师又怎么看待18岁投票政策呢?
18岁的黎碧暄说,许多民主国家已实行18岁投票政策,我国虽然在本届大选落实这项措施,可是真的已做好准备了吗?“我认为,我国在这方面还未做好准备,因为现存的大专法令,抹杀学生在校内的政治自由及参政权利,如果连大学生都被禁止参与政治,更何况中学生。
“这将加剧青少年对政治冷感,把国家的未来交由一群对时政不关心的青少年手上,令人担忧。”
她认为,政府应该设法让政治及民主教育普及化,不应抹杀青少年关注政治的机会,鼓励年轻一代更早接触政治,激发他们对政治的兴趣。
18岁的陈玮政认为,落实18岁投票是合理的政策,对于我国政治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或许也可以解决年轻人政治冷感的问题。
“年轻人总会觉得政治离自己非常遥远,政策是否落实及所带来的利与弊都与自己无关,但投票合法化的年龄降低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甚至投入政治的氛围,觉得自己被赋予能力改变国家,而开始关心国家时事。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不是因为年轻人政治冷感,所以不把投票年龄降低;而是我们尝试把投票年龄降低,能不能够解决年轻人政治冷感的问题。”
16岁的林苡芩说,她对政治感兴趣,也会关注国家时事,因为政府施政会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
她认为,正确的政治知识应该从校园开始,认识及了解政治体制及制度,18岁投票时,能够判断与明辨是非,做出明智决定,投下神圣的一票。
“有人认为18岁投票,心智不成熟及没有相关的政治认知而乱投票,所以我认为应从中学开始认识政治,给予他们机会讨论政治课题,学习思考及判断,以便能够理性地投票。”
18岁的张慧文认为,我国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提高她对政治的关注度,关心国家时事,了解公民权利和责任。
“政府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让我有机会为国家未来做出改变,用手中一票选出可以领导国家前进的政府。”
她指出,她曾参加过马来西亚未来领袖学校(MFLS)计划,让她了解到政治对于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因此主动去了解及关心政治。
16岁的王绘瑄认为,政府允许18岁青年成为选民,应该让学生在中学时期接受公民教育,了解何谓政治,政治如何影响国家,鼓励学生关心国家时事及政治课题。
“中学生关注国家的政策,了解国家发展的规划,从中提高公民意识。
“此外,关注政治也能增强我们对政治人物及国家政策的认识,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并分析,在大选投票时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把手中一票投给贤能之士领导国家,带动国家的发展并实现先进国目标。”
17岁的陈正认为,校方应该适当地让学生接触政治的知识及资讯,了解国家时事课题,18岁投票时有智慧地履行投票的义务。
“普遍上,政治比较偏向敏感与无趣的话题,这两大因素导致中学生对政治没有兴趣。”
他认为,学生觉得政治话题不关自己的事,其实这个想法来自家长,大部分父母都认为学生接触政治并没有什么帮助。
“若要提高中学生对政治的关注,首先要提高他们对周围时事课题的兴趣,也应该让他们多参加政治讲座。”
行动党文德甲州议员胡智云指出,第15届全国大选是18岁选民第一次投票,根据他的观察,18至20岁的年轻人对政治的醒觉还是非常低,更有大部分对政治不感兴趣。
“大部分18岁首投族在这届大选前可说极少甚至没有接触政治,对政治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投票时多数会参考父母或朋友的意见,或者是乱投。”
他认为,我国应该拥有完善的公民教育,才能改善学生的政治冷感,并唤醒年轻人的政治醒觉。
“教育部应该落实公民教育,让学生学习国家民主政治,了解身为国民的权利及义务,加强对选举制度的认识,关心政治及国家的发展。”
他坦言,在目前没有任何政治教育课程的情况下,政治普及就有赖教师客观地向学生讲解政治制度、讨论政治课题,提高学生对政治的理解。
他也说,中学生参与政治可以一步一步来,例如有些国州议员的地方服务中心有收中学生作为实习生,让他们学习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从而开始关注政治。
“年轻人的政治参与对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参与政治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件事情。
“80年代初我在马来亚大学念书,当时学校允许政治人物进入校园办讲座会,而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对政治感兴趣,所以我认为禁止大学生参与校园内政治活动的相关法令势必要废除。”
同时,他认为,社交媒体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对政治的认知,好像第15届全国大选期间,许多政党通过网络及社交媒体平台宣传,由于社交媒体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激发年轻人对政治的兴趣。
不过,他说,网络其实是双面刃,一方面可以让消息迅速传播,但一方面也是假消息传播的平台,人民尤其是心智未成熟的年轻人若没有分辨真假是非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趁早做好公民教育,让年轻人接触政治,通过正确管道引导他们了解政治很重要。”
淡马鲁阿布巴卡国中教师李翰章认为,认识政治将对国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如今我国落实18岁投票政策,若中学生不在求学时认识政治,就很难在大选时以足够的认知做出投票选择。
他说,很多人指年轻人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误判,但他觉得与其担心年轻选民乱投票,倒不如用正确的方法和管道引导他们做出成熟的决策。
“中学生对国家政治的了解很重要,这关乎国家的未来民主,他们以后的政治参与离不开青年时期的习惯养成。”
他认为,中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管道去接触政治,教师或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留意社会政治消息,与他们讨论热门政治议题,相信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醒。
“我们可以讨论一些与他们相关的政策,营造他们主动关心的氛围,对该政策有更深的了解。当他们开始关注国家、政府和政策,就会开始对政治感兴趣。
“如果我们提供机会给他们讨论政治课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探讨不同的观点,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及知识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