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3-10-11 15:12:28 
“學海杯”全國中學華文刊物觀摩賽培風《食人間煙火》奪冠
年轻人专题

指导:雪隆区学记负责人 郑锦诚

文:B36032 蕭鈿沁 巴生興華中學 / B36057 黃馨妤 吉隆坡坤成中學 / B36070 梁曉晴 吉隆坡中華獨中 联合报道

摄影:黄冰冰


  由星洲日报《学海》周刊及“爱华文”工委会所主办的第十八届“学海杯”全国中学华文刊物观摩赛,日前于星洲日报总社礼堂举行了现场决审暨颁奖典礼。逾百位学生编辑及顾问老师出席盛会,其中,许多学生编辑都在现场分享自己的刊物特点及灵感来源,为了办一份更好的刊物,一同学习和交流。

  马六甲培风中学《新苗第65期:食人间烟火》荣获冠军,带回奖杯、奖状及3500令吉奖金;吉打双溪大年新民独中《海豚与土豆的相处日记》获得亚军,奖金2500令吉;柔佛笨珍培群独中《红树林5:怪力乱神》则获得季军,奖金1500令吉。

评委们与“学海杯”冠军团队合照。
评委们与“学海杯”冠军团队合照。

“学海杯”三甲作品。左起冠军《新苗第65期:食人间烟火》、亚军《海豚与土豆的相处日记》、季军《红树林五:怪力乱神》。
“学海杯”三甲作品。左起冠军《新苗第65期:食人间烟火》、亚军《海豚与土豆的相处日记》、季军《红树林五:怪力乱神》。


吉華 光華獲優秀刊物獎

  《学海》周刊邀请魔豆原创总编辑吕毕姗、《小星星》周刊主编李斯燕及大将出版社副总编辑卢姵伊担任决审评审。本次“学海杯”除了三甲以外,共设有14份奖。其中包括五份优秀刊物奖、5份入选佳作奖、最佳美编奖、最佳编辑奖、最佳专题/专访/报道奖及最佳封面奖,总奖金高达1万8000令吉。

  首先揭晓的是入选佳作奖和优秀刊物奖各5份作品。评委们赞许选材大胆的入围佳作奖──吉打吉华独中《战股喧天》,这本刊物探讨股市与投资趋势,着重强调资产增值及社会影响。此外,评审也赞赏优秀刊物奖──雪兰莪巴生光华独中《光圈20》,专注于AI和梦想主题,激发年轻人积极追求梦想。

  评委们提及,越是细微的部分,越值得编委们费神及花心思。刊物中的错字、栏距、标点符号的运用、图片的出处、像素等,都是应该关注的环节。同时,选纸、印刷及装订也不可小看,因为一本书的内容固然重要,但阅读时的体验也不可忽略。现场也特别设立了摊位,供参与的刊物编委们有机会摆卖所出版的刊物,借此与其他学校的代表有所交流。

现场摆摊的同时,也是同学们交流的好机会。
现场摆摊的同时,也是同学们交流的好机会。



学生编辑向《学海》高级编辑陈仲伟取经。
学生编辑向《学海》高级编辑陈仲伟取经。



學會編輯用處多

  决赛当天除了有评审们的现场点评以外, 吕毕姗也在现场主讲“我想当编辑”讲座,分享编辑的心得及技巧。她认为编辑除了是一门学问,更是生活中的“利器”。“很多工作其实都与编辑和排版沾得上边,学会编辑,即使未来从事与出版并不直接相关的行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用处。”

  编辑的工作不仅止于排版,还包括前期的内容规划、刊物方向等等。吕毕姗认为,要成为好的编辑,编出一本畅销刊物,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却也不至于。“除了组织和整理能力要好,也要有敏锐的触觉、创意和灵感。”她补充,除了内容和选题,编辑也要对整体的排版设计负责。“有了一个主题后,所有的排版、设计、字号、美术等都会相应而生。”

来自吉打新民独中的陈俊亨老师,分享制作刊物的故事。
来自吉打新民独中的陈俊亨老师,分享制作刊物的故事。


圖文書在未來發展好

  随着科技的神速发展,年轻人渐渐不喜欢阅读文字,因此图文书开始盛行。吕毕姗提及图文书是当今社会“速食文化”的产物,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

  “ 所谓的图文书, 至今还未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刊物内的图案与文字比重对等,基本上都可算是图文书。”一本好的图文书,图与文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可将采访时遇到的趣事,画成图放进刊物内。读者读了文字后再看图,自然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感。”

  她强调, 一份刊物的整体定位、内容呈现方式、封面设计、内页排版,甚至印刷所用的纸质、颜色及装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刊物在读者手上、眼里的阅读体验。因此,她提醒出席活动的各学刊物编委们,在编辑刊物时,不可忽略所有的“程序”。

编委们互相传阅其他学校的参赛刊物。
编委们互相传阅其他学校的参赛刊物。


呂畢姍點評冠軍作品 文稿質量高留白合宜

  马六甲培风中学《新苗第65期:食人间烟火》,以美食来形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除了文字,编辑也附上许多原创手绘图,受到评委们认可。除了荣获冠军,此书也获选最佳封面奖。

  吕毕姗表示,整体而言,全书文稿都紧扣食物和料理这一大主题,且文稿质量偏高。“为了顾及阅读体验,编辑在安排全书结构时,也非常巧妙地用图文元素并重的〈绘本集〉,来隔开文字篇幅较长的章节,这点颇加分。”

  她补充,此书在结构上而言相对成熟,〈食物篇〉和〈情感篇〉的版位,空间感挺舒服的,留白空间合宜。

 吕毕姗以有趣的方式,提醒编委们编辑刊物时需注意的小细节。
吕毕姗以有趣的方式,提醒编委们编辑刊物时需注意的小细节。


盧姵伊點評亞軍作品 插圖展示形成有趣對比

  吉打双溪大年新民独中毕业班学生所出版的班刊──《海豚与土豆的相处日记》,荣获亚军及最佳美编奖。大将出版社副总编辑卢姵伊表示,以海豚与土豆作为意象,通过插图展示高中三年老师与学生的本质点滴,是个很有趣的对比。

  “照片和文字的设计也很用心。除了师生成员介绍,书中其他项目补足了高中生活的记忆,从起点到中间的疫情课堂经验、一起制作的参赛影片、线上班会与自习,是成就和失落感交织的丰富记录。整体来说,是一本充满细节和创意的班刊、纪念册。”


卢姵伊点评巴生滨华中学毕业刊。
卢姵伊点评巴生滨华中学毕业刊。


李斯燕點評季軍作品 題材大膽鮮明內容豐富

  揭晓三甲作品前,评委们要求学生编辑阐述自己的想法,而后给予适当的建议。

  李斯燕点评柔佛笨珍培群独中《红树林五: 怪力乱神》,认为以谈叙民间习俗信仰为题属实新鲜大胆。“编委特别采访了校友乩童辛杜庆及考察马来民间传说的汪秀珠,不仅丰富了刊物的内容,也让这本书更贴近该校学生。”此外,编委们放弃采用现成的图片,花费了不少心思构思配图,还包办摄影及模特,再配上特效及合成图,确实很用心。但是,李斯燕也指出刊物不足之处:“虽然内容上编委下了不少功夫,却忽略了刊物内的小细节如分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协调及整体调色过于暗沉。”

  最终,《红树林五》获得评审一致推选为季军得主。

李斯燕点评《食人间烟火》。
李斯燕点评《食人间烟火》。

评委以特别的方式宣布“学海杯”冠军得主。
评委以特别的方式宣布“学海杯”冠军得主。


评委们与学海杯亚军刊物得主校长、顾问老师及编委合照。
评委们与学海杯亚军刊物得主校长、顾问老师及编委合照。


评委们与学海杯季军刊物得主编委合照。(左为星洲日报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龙)
评委们与学海杯季军刊物得主编委合照。(左为星洲日报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龙)



01-01-.jpg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