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4-07-04 12:34:05 
从周刊到季刊,《学海》永不落幕
年轻人

指导:森州区学记负责人戴家恩

图/文:孙紫珊 N2221  芙蓉美华中学、李嘉璇 N2253 马口启文中学、吴宥绫 B38035 金銮镇第四区国中、梁瑜芯 B38069 吉隆坡坤成中学 联合报道




由大众集团与星洲媒体集团联办的第18届海外华文书市日前再度在吉隆坡城中城会展中心举行,与广大书友共赴书香之约,并以“百年树人”作为主题,意为培养人才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

《学海》从周刊转型成为季刊,致力为年轻人打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学海》从周刊转型成为季刊,致力为年轻人打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与主题遥相呼应地,星洲日报《学海》编辑室成员举办的《学海》季刊推介仪式也在展会的第6天进行,吸引众多读者前来一同见证《学海》从周刊转型成为季刊的历史性时刻。

《学海》创刊至今逾30年,现在回归母报《星洲日报》,意味着伴随读者们走过967期的学海周刊正式告一段落,但这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旅程。

即将以新面貌登场的《学海》季刊结合了星洲日报副刊《动力青年》、各地方社区报《年轻人》和学生记者队的报道,延续着一如既往的初心,致力为青少年打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以及更丰富的阅读体验,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推介礼上不仅有《学海》编辑室骨干成员的致词,大会也邀请到几位陪伴《学海》长大的忠实读者上台发表感想,嘉宾与台下观众积极互动,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吕敬娴:《学海》创刊号是无价之宝

大会上,前学记吕敬娴特别从家中带来保存相当完好的《学海》创刊号与大家一起重温《学海》的启程之旅,为《学海》接下来的新篇章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预祝《学海》季刊蒸蒸日上,继续为读者们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她补充,这本创刊号是她无论搬家多少次都不舍得弄丢的“无价之宝”,可见她对《学海》所寄托的感情何其之重。

这场推介礼吸引了来自全马各地的新旧学记共聚一堂,大会也在现场播放了学海之歌,观众纷纷站起来一同欢唱这首见证《学海》诞生的歌曲。

此外,雪隆和森州学记也在现场采访了几位与《学海》密切相关的编辑,以及几名出席活动的中学生。一起来看看在他们的眼中,《学海》的转型又意味着什么?


王国刚(《学海》编辑室骨干成员之一):季的准备时间更长

王国刚指出,《学海》之所以会作出改变,是因为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未能养成阅读习惯,尤其是阅读纸质书,进而导致周刊销量下降,最后只好决定停刊,但这也造就了季刊的诞生。

他说,虽然转型后的《学海》季刊价格略高,但时下广受欢迎的网络短视频所带来的知识较为浅显,并没有办法为读者带来深刻的记忆点。反之,季刊可让读者更好地体验深度阅读的乐趣,而且排版整齐、厚实有质感,比报纸还不容易弄脏手,更能吸引中学生购买。

谈及新旧《学海》有何区别,王国刚表示,周刊的专题仅有两个版面,因此无法做得很充足,而季刊的准备时间更长,相对的可以更完整地把内容呈现给读者。

他也说,编辑室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们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以便编辑们能获取更多新巧思,及时调整内容,让内容更加丰富详细。

他补充,《学海》的所有内容都专为中学生设计,必须经过审核才能出版,所以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值得一提的是,季刊采用了双封底的模式,把封底撕下来后还能当作海报或鼠标垫等其他用途。


王国刚(《学海》编辑室骨干成员之一)
王国刚(《学海》编辑室骨干成员之一)



叶欣媚(《学海》编辑室主编):更具收藏价值

叶欣媚指出,《学海》季刊如今已变身成为杂志系列,不仅更方便读者翻阅,也更具有收藏价值,然而这对编辑室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与挑战。

她说,季刊加入了连载推理小说、校园生活报道等等的全新内容,比之前的专题报道更为深入完整,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读者。除了内容上的调整,季刊的外在也有了全新面貌,例如加长封底设计,让它撕下来后还能充当海报。

她对季刊寄予厚望,并祝愿《学海》大卖,延续其使命让中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同时也能从中找到慰籍。她透露值得关注的是,季刊正在寻找新的封面人物,欢迎各位中学生踊跃尝试,凡有兴趣者可联系011-451 3179。


叶欣媚(《学海》编辑室主编)
叶欣媚(《学海》编辑室主编)




锺嘉伟(前雪隆学记负责人兼现《学海》季刊撰稿人)增加中学生关注课题

锺嘉伟在采访中提到,《学海》季刊增加了很多深受学记和中学生关注及感兴趣的课题。他说,编辑室以后会更努力地去优化季刊的内容,使它变得更丰富和多元化,让学生更有效地吸收课堂内外的知识。

他祝福《学海》季刊的销量直直上升,成为学生们最爱的刊物之一,而他也会确保季刊越做越好,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6047TJE2024621742329196240.jpg

钟嘉伟(前雪隆学记负责人兼现《学海》季刊撰稿人)




杨琇媛(中学生,16岁):建议开放中学生投稿

杨琇媛指出,《学海》周刊以往都是以报章的形式呈现,而且只有两个版面,内容并不多元且丰富。而全新的季刊则是以杂志形式产出,虽然一年只出版四期,但内容更丰富,也较为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进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她也建议编辑室对中学生开放投稿,也可以考虑加入街坊,报道能够与中学生产生共鸣的课题内容,进一步为季刊带来创新。她说,她对季刊内有关辩论的内容感到兴趣,因为这类内容可以激发中学生去讨论与关注平常在校园里无法碰到的话题,非常适合中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她希望《学海》可以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从周刊变成季刊继续陪着大家一生一起走。


萧裴洁(中学生,16岁):提供思想交流平台

萧裴洁认为,《学海》季刊不仅包含了各种学术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思想交流平台,比如季刊一般都会挑选高质量的文章,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特定领域的最新进展,或是时下的各种热门话题及潮流。

她说,虽然只是简单翻阅了季刊,但里头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全辩中学冠军联赛的报道。她解释,一直以来都对辩论很感兴趣,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和适合的环境,让她接触辩论的种种事物,更别提参赛了。对此,可以透过季刊获得相关资讯,对她而言也算得到一些慰藉。

除此之外,她希望季刊可以开设一个娱乐专栏,报道更多娱乐资讯,例如韩国流行音乐等时下趋势。她祝福《学海》季刊大热卖,而且会被更多人发现,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


黄冠森(中学生,16岁):内容非常多元化

黄冠森表示,全新的季刊内容非常多元化,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课外知识,也能通过阅读放松身心。他也强烈推荐所有高中生以及大学生支持《学海》,因为里面的报道浅显易懂,对于这个年龄段来说比较容易明白。

同时,他建议季刊加入更多校园活动的相关内容,例如采访学生、探索校园的秘密事件等等。他也说,现在的年轻人有不少都是动漫发烧友,所以如果能在季刊内推荐动漫番就很有意思。他也建议在季刊内增加图片或以漫画的形式去展现故事,以吸引年轻人购买。

对于季刊的封面人物招选,黄冠森表示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自信,因此没有打算参与拍摄,但还是呼吁大家支持《学海》的活动,并祝福季刊大卖,永远爱《学海》。


N2221-01

《学海》季刊推介礼日前在第18届海外华文书市隆重举行。


N2221-02

《学海》从周刊转型成为季刊,致力为年轻人打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N2221-03

雪隆和森州的学记们开心留影。


N2221-04

主办单位贴心准备了《学海》季刊封面背景幕布,供出席者拍照打卡。

6047TJE2024621742529196243.jpg

《学海》季刊推介礼日前在第18届海外华文书市隆重举行。


6047TJE2024621742029196236.jpg

雪隆和森州的学记们开心留影。

6047TJE20246217415929196235.jpg

主办单位贴心准备了《学海》季刊封面背景幕布,供出席者拍照打卡。



6047TJE2024621742129196237.jpg

黄冠森(中学生,16岁)


6047TJE2024621742229196239.jpg

杨琇媛(中学生,16岁)

6047TJE2024621742229196238.jpg

萧裴洁(中学生,16岁)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