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洁盈(学记编号:B33059;雪兰莪加影育华国民型中学)
一勺饭,不多也不少,刚好盛在我的饭碗里。再也吃不下的那一勺饭,想着要不要倒入厨余里,却听见母亲说:“就那口饭,吃了吧!想想那些没得吃饭的孩子,再想想你们浪费的食物……”我手上的动作停止,想起不久前参加饥饿三十期间,短短三十个小时的挨饿,其实有让我受不了,那些挨了几天饿的小孩吃不上一口米食,而我正要将这资源给倒掉。好一会儿之后我终于将那口饭吃了,随即打了个不礼貌的响嗝。
从小我就被教导,我是幸福的,有得吃穿,还有受教育的机会,但不能因为幸福太容易得到,以至于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世上有更多的孩子以及更多的大人们正在挨饿,而我们大多人做的,只是给予同情和怜悯,并未对这个状况做出任何改变的行动,因为我们最终在乎的只有我们自己。
幸好,有极少数人能够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慢慢影响自己身边的人,一起来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最近听到一个中国艺人说: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刺没有刺到自己身上,我们是感受不到他人真正的痛楚!
世上可供种植的土地正在逐年减少,这意味我们可从大自然获得的食物来源在减少中。此外,因为科技发达,人类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好,人口也因而增加,多一张嘴,便需要多一口饭吃;越来越少的食源和越来越多的人口,不难想像以后的粮食或许比钱财更难获得。而在这场显而易见的全球危机前面,不知惜福的我们还在为食物不够合胃口而选择将食物变成厨余。在我们追求食物的精致度时,常年挨饿的人们却还得为挣得一餐温饱而付出更多的苦力活。
其实食物吃七分饱就够了,吃太多不仅浪费,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长久下来也会使得各式各样的病症找上门来。目前我只是一个能力不大的怜悯者,无法前往需要帮助的地方,给予人力上的帮助,而金钱上的资助对我来说也颇有困难。我能做的就是从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开始,减少日常生活中浪费食物的习惯,哪怕是一勺饭,都要保有一颗惜福之心。愿这些行为对世界能够有所帮助。
**《噢!中学》专栏公开给各校的中学生投稿。写与中学生有关的时事评论,比如针对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校园霸凌、家庭生活等,说说你对这些课题的看法。字数约600 字。有稿费。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投稿者记得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中英文姓名、I.C. 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邮、银行户口和所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