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冠病疫情期间,弱势群体的生活遭受到冲击,一些非政府组织及时伸出援手,减缓他们的负担。
双溪大年新民独立中学早前举办一场线上分享会,主题为“人权与人性”,邀请来MyCARE人道组织工作者张安翔,与大家分享和探讨MyCARE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所进行的人道救援工作。
张安翔是马来亚大学东南亚研究硕士,目前在MyCARE人道救援组织担任研究与协调员。
他长期关注难民、中东政治、群族关系、国际与国内人道课题,著有《磕绊》和《回不去的家》两本书。
他也曾赴泰国南部、孟加拉、缅甸及土耳其进行人道救援工作。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张安翔向各位解释难民的定义:难民是因战争、自然灾害或政治迫害等不可抗的原因,被迫迁移原居地,放弃原来国籍的人。
他也简短介绍MyCARE这个组织,指该组织在2012年成立,主要关注国内外难民和人道议题,如巴勒斯坦和索马里等国家,以及关注国内外的人道援助,水灾、疫情等灾害。
张安翔:帮助4类群体
张安翔说,人道救援工作要帮助的群体有4大类,即难民、儿童、饥饿的人以及病患者。
“人道组织为难民提供的援助,包括提供庇护所,给予他们教育、技职培力、生计培训和物资。人道组织会其他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援助,确保他们受到保护,及在安全的地方生活。”
他补充,政治庇护者是因政治原因受到其所属国的通缉或追诉,因此也属于难民。
他表示,在行管期间,需要援助的群体有日薪制、劳动工作性质、孤苦无依的老人、残疾群体、国际移工及难民。
“这期间,这些群体的收入会中断,而导致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巫、华、印、外籍移工、难民、前线医务员和前线警卫员,是人道组织的援助对象。”
MyCARE帮助超过4千户家庭
张安翔说,截至2020年4月1日,MyCARE人道组织在物资援助方面,帮助了超过4000户的家庭,提供超过10000的防护面罩予政府医院。
他说,雪隆大部分地区都获得该组织的援助,该组织在疫情期间到外援助时,也有遵守政府制定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时刻佩戴口罩。
“在加强行管地区,我们也有准备盒饭及日常用品给居民,同时也提供现金或资源援助给国际移工及叙利亚、孟邦族和罗兴亚难民。”
“许多大学生因为无法跨州回乡,也不愿待在宿舍无所事事,则自告奋勇报名成为志工,协助派发日常用品及防疫物品,勇敢站在第一线。”
评语:
甘宇翔的报道越来越进步,行文及内容都清晰,以后不妨在引言(新闻首段)上花心思,摆脱惯常的“学校在某天举办一场线上讲座,邀请来... ...”写法,尝试其它更具吸引力的写法,加油。
(双溪大年新民独立中学 甘宇翔(PA2061)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