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12:53:08 
蜗牛随处可见 也濒危? 刘道胜来告诉你冷知识
年轻人

火蜗牛(学名Platymma tweediei)是大马的特有种。
火蜗牛(学名Platymma tweediei)是大马的特有种。

于沙巴发现的大马最小蜗牛Acmella nana。
于沙巴发现的大马最小蜗牛Acmella nana。

指导/霹雳区学记负责人麦肖剑
报道/霹雳区学记:PK2306 谭莉婷 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

雨后屋子外就可以见到许多蜗牛,不过你真的了解它们吗?──马来西亚唯一一个已绝种的动物,是蜗牛;极度濒危的陆生动物里,超过三分之一是蜗牛所属腹足纲(学名Gastropoda);这种随处可见的小生物,竟然有的是雌雄同体!要分辨它是不是雌雄同体,有观察小撇步……

这里的每个蜗牛小知识,都足以让人“哗”出声,来,让“蜗牛博士”刘道胜告诉你更多蜗牛知识吧!

从写论文至今 研究蜗牛15年

“在马来西亚,蜗牛和一些无脊椎动物或软体动物如蚯蚓等,都是属于比较冷门的话题,相关研究也很少,这方面的知识极度缺乏。据我所知,在马来西亚于大学里面进行蜗牛研究工作的,目前只有我和我之前的一些学生。”刘道胜博士在学记举办的蜗牛线上讲解会时感叹道。“没想到这场讲解会还有那么多年轻人到来,让我很意外。”

刘道胜是沙巴大学热带生物和保护研究院副教授,已经在蜗牛研究路上走了约15年。他说,大学毕业要完成论文研究,他刚好接触到研究蜗牛的荷兰籍教授,因此自己的第一个研究就是蜗牛,一直做到今天。

“越是研究,越发现我们对于蜗牛的理解实在是太少了。我国有约1000种蜗牛,但我们真正了解其生态的只有约两三种。”

奇形怪状和五颜六色的蜗牛。图为Japonia barbata。
奇形怪状和五颜六色的蜗牛。图为Japonia barbata。

是马唯一灭绝动物

先来点严肃又鲜为人知的蜗牛小知识:全球已灭绝生物中,蜗牛所在的软体动物类别占了约三分之一,超越绝种的哺乳类和鸟类的总和。若把视野缩小到马来西亚,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国内逾70种极度濒危的陆生动物,就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蜗牛。

而我国唯一彻底灭绝的动物也是蜗牛,学术名称是Plectostoma sciaphilum,灭绝的原因是因为栖息地──坐落在彭亨班珍的一座石灰岩被铲平成湖。刘道胜说,这也是大马许多蜗牛濒临绝种的原因:它们只分布在很小的一个区域。

“要把蜗牛赶尽杀绝还蛮容易的,因为它不能跑太远。它们可能在同一个石灰岩上住了数百万年,数公里外有另一座石灰岩,它不会在那边出现,因为石灰岩之间隔着酸性较高的泥土。所以当一座石灰岩被破坏,它的特种蜗牛也会消失。”

图中标示出0.25或0.5毫米的白线,对比之下即可知这些奇形怪状的蜗牛是多么的迷你。其中D的螺旋状蜗牛于2010年在怡保极乐洞被发现,也成为该年世界十大新品种,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不仅是新品种,也是新的属(genus)。
图中标示出0.25或0.5毫米的白线,对比之下即可知这些奇形怪状的蜗牛是多么的迷你。其中D的螺旋状蜗牛于2010年在怡保极乐洞被发现,也成为该年世界十大新品种,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不仅是新品种,也是新的属(genus)。

原生种濒危 野生种常见

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平常一下雨就冒现的蜗牛竟然也会灭绝?实际上濒危的是原生种,95%体型不超过5毫米,平日家里常见到的则是繁衍不息、杀也杀不绝的野生种!

生活中所见都是外来种

刘道胜披露,虽然马来西亚原生种陆生蜗牛有上千种,外来种不超过10种,但除非住得靠近森林,否则一般人生活中见到的蜗牛都是外来种,例如陆生的非洲蜗牛和水生福寿螺。

他解释,外来种蜗牛通常都会对生态造成破坏,非洲蜗牛和福寿螺就名列世界百大最具破坏力的外来种榜单,它们多数吃青菜嫩叶,繁殖和生存能力强,对稻田杀伤力很大,不管是驱赶、消灭或下毒,都以失败告终。

在森林里找体型超小的蜗牛,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细心。
在森林里找体型超小的蜗牛,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细心。

陆生蜗牛多出现于森林石灰岩

他说,相较于此,我国原生陆生蜗牛大部分只能在森林或石灰岩发现,体型很小,95%不超过5毫米,一般吃掉落在地上的叶子,排泄转换成有机物质,是森林生态循环好帮手。

“根据外国一些研究,蜗牛另一个功能是爬虫类、鸟类等的重要食物来源,尤其是鸟类要下蛋的时候;蛋壳是碳酸钙,鸟儿摄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食用蜗牛,否则必须吃下大量果子小虫,比较困难。”

要收集蜗牛标本,研究人员需在森林里收集干树叶或泥土,带回实验室烘干过滤后,在显微镜下细细翻找藏在泥土中的小蜗牛。
要收集蜗牛标本,研究人员需在森林里收集干树叶或泥土,带回实验室烘干过滤后,在显微镜下细细翻找藏在泥土中的小蜗牛。

在石灰岩上找到的原生蜗牛,小巧玲珑。石灰岩拥有和蜗牛壳相同的物质,所以即使石灰岩有的蜗牛品种数量和森林一样,但密度和数量比森林高。

在石灰岩上找到的原生蜗牛,小巧玲珑。石灰岩拥有和蜗牛壳相同的物质,所以即使石灰岩有的蜗牛品种数量和森林一样,但密度和数量比森林高。

要收集蜗牛标本,研究人员需在森林里收集干树叶或泥土,带回实验室烘干过滤后,在显微镜下细细翻找藏在泥土中的小蜗牛。
要收集蜗牛标本,研究人员需在森林里收集干树叶或泥土,带回实验室烘干过滤后,在显微镜下细细翻找藏在泥土中的小蜗牛。

有助追溯远古生态进化史

刘道胜指出,蜗牛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通过了解蜗牛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和进化史,比方马来西亚100万年前是什么样子等等,雌雄同体的蜗牛还能研究进化论中的性别选择问题,可说帮助良多。

至于蜗牛会不会对人类造成任何直接伤害,刘博士表示不会,唯一的间接伤害是人类触摸了蜗牛后没洗手,进食时把蜗牛身上寄生虫的卵一起吃入体内,可能造成脑膜炎等疾病。

图为Megaustenia heliciformis。
图为Megaustenia heliciformis。

不应以影响力量化物种灭绝

刘道胜指出,一个品种的消失,通常并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因为对一般人的影响不大,所以物种绝种带来的影响难以量化;假设一开始就抱着“此物种灭绝会带来多大影响”的心态去看待,或许对保护动物有一些帮助,但出发点可能不应是如此。

他认为,若要鼓励更多人关注这些动物或真正认为它们是重要的,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生物的共鸣。“在亚洲国家,问题在于我们离大自然太远了,所以它们是否灭绝,我们感受不深。但如果看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孩子自小就接触大自然,无形中与大自然有了连接,根本无需和孩子说物种绝种会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有多少,因为它们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他面带微笑,坚定地说:“我从不把自己当做一个生态保护者,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科学家。一旦这些物种消失,很多知识也就湮灭,而我的工作就是尽量在有生之年,用科学的方法对大自然多了解一些,把知识累积起来,传播出去。”

非洲蜗牛在非洲可以长成一个手臂大小,重达两三公斤,不过在大马就长不大,而且被发现不好吃后放生,变成如今处处可看到它踪影。
非洲蜗牛在非洲可以长成一个手臂大小,重达两三公斤,不过在大马就长不大,而且被发现不好吃后放生,变成如今处处可看到它踪影。

【世界百态之蜗牛趣事】

抛开严肃的理论,蜗牛还有许多有趣小知识,就由刘博士为我们解说吧!

·马来西亚最小的陆生蜗牛

答:学名为Acmella nana,是我们2015年于沙巴发现,当时是全世界最小的蜗牛,不过这个纪录年前被打破了。这蜗牛成年时也不过0.7毫米,你可以想象用笔芯笔在纸上轻轻一点,就是这么大,可说比灰尘还小,所以研究和摆弄它们时,呼吸都不能太用力,不然会不小心把它吹走,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笑)。

·马来西亚特有种:火蜗牛

答:火蜗牛只存在于西马半岛,1930年代被发现,一般生长在高原地,金马仑高原、罗京高原一带就有机会发现它的身影。但它数量稀少,不容易见到。

·雌雄同体 个体繁殖

答:蜗牛分为两类,一是雌雄异体,即一只蜗牛只有一个性别;二是雌雄同体,一只蜗牛身上有雄性和雌性器官。至于雌雄同体的蜗牛会不会个体繁殖,一般上不会,因为个体繁殖有许多坏处,包括后代基因不多元,所以若情况允许,它们会去寻找伴侣,除非环境严峻才可能个体繁殖,也就是克隆蜗牛。

要辨别蜗牛属于哪一类,可以把蜗牛捉起,让它缩入壳里,这时你观察壳的开口,如有一个类似盖子的物体盖着洞口,多是雌雄异体的蜗牛;如果是洞口没有盖子,多是雌雄同体,例如非洲蜗牛。辨别结果不一定对,但准确度很高。

那么雌雄同体要怎么交配?它们会有一些性别冲突,到底谁要做雄谁要做雌?有很多情况,一些是一方扮演雄、一方扮演雌,交配后就完了;一些是一开始你雄我雌,过后再交换。

·蜗牛黏液可美容?

答:蜗牛很需要湿度和水分,干燥会要了它的命,陆地对它来说是一个艰难的生活环境,所以它的黏液可帮助保湿。一些美容产品标榜含有蜗牛黏液,从科学角度来说,保湿是蜗牛黏液的唯一功用,此外没有任何作用,不过假如你详细阅读这些产品的成分标签,蜗牛黏液可能占了非常少的部分而已。

·马来西亚蜗牛有发展为美食的潜力吗?

答:应该是没有。原生种而言,95%体积少过5毫米,吃的话好像吃沙子一样。至于体型最大的大概一个拳头那么大,这些品种原住民是知道的,不过他们从来没当作食物,说明两点:可能它们数量很少,或不好吃(笑)。

至于外来种非洲蜗牛和福寿螺,当初分别从非洲和南美洲被带入马,原因之一就是想当成食物。不过一来它们在这里长不大(非洲蜗牛在非洲可以长至一个手臂大小),二来很多寄生虫,三来不好吃。加上大马蛋白质来源多,不多人要吃蜗牛。

不像法国吃蜗牛已有很久的历史,而法国蜗牛是原生种。

【学记感言】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这篇报道是因在家观察蜗牛后产生兴趣而写的。我个人非常赞同刘博士的价值观,也很敬佩他与学生在科学研究上做的努力,向他们致敬!同时,希望我国在这些冷门的学科上给予多些鼓励,也让孩子们与大自然多些接触、系起纽带,重视任何物种的存在并努力去保护。

刘道胜博士:刚开始研究蜗牛是机缘巧合,但会继续下去是因为发现我们对蜗牛了解太少了,所以抱有发掘更多蜗牛知识的使命吧!
刘道胜博士:刚开始研究蜗牛是机缘巧合,但会继续下去是因为发现我们对蜗牛了解太少了,所以抱有发掘更多蜗牛知识的使命吧!


壳口处有盖的蜗牛,一般是雌雄异体。这是前鳃亚纲(学名Prosobranchia)。
壳口处有盖的蜗牛,一般是雌雄异体。这是前鳃亚纲(学名Prosobranchia)。
图为Sabalimax cyanantyx。
图为Sabalimax cyanantyx。
图为Plectostoma laidlawi。
图为Plectostoma laidlawi。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