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第38届培训营秘书组
摄影:第38届培训营摄影组
(怡保讯)星洲日报霹雳区学海学记队于去年年尾举办了第38届学海学记培训营,在疫情肆虐下,也是学记队第二次举办的线上培训营。即使线上营远远不及线下实体营来得有趣,但这一次也迎来了69名新学记参与,一同过关斩将,正式开启学记生涯!
为了打破营员之间的隔阂,培训营第一天破冰环节特设立解密游戏,让营员先与组员相互认识,毕竟在接下来的学记生涯里,营员需要互相扶持和相互帮助,也对应了学记队流传下来的一句老话:学记13179(一生一起走)。
各小组组员通过摩斯密码,解出辅导员的性别及破解坐标所隐藏的辅导员名字缩写,与辅导员相认成功的组别则透过转动轮盘以决定接下来要进行的游戏。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转到体罚呢!
学记队的主要任务除了筹办活动,也少不了撰写新闻稿。为此培训营特设模拟采访环节,让每组营员成立“报社”,并以记者的身分跑遍各个“案发现场”,采访工委扮演的“当事人”,亲身体验记者的职业生涯。这个游戏让工委大飙演技之余,也让营员初步了解记者所需具备的新闻敏感度,以及学习如何采访和应对各色各样的受访者。
虚拟世界的宗旨是让营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锻炼营员的推理能力。营员需要通过过站方式,到每间游戏室里观看事先已被打乱顺序的故事影片,然后再推断整理出正确的故事排序。
故事主要讲述女主蕾拉,因认为父母偏心而变得越来越叛逆,在遭遇车祸昏迷后阴差阳错到地狱走了一趟,从而认识了自身错误,并在醒来后决定改过自新。营员从故事中学习到需把握当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星洲日报霹雳区学海学记队负责人麦肖剑和陈咏琪开设讲座,为营员们讲解学记队的主要任务、四大活动,以及撰写报道的方式,让营员更加了解学记队及如何履行采访任务。
除了撰写新闻稿,学记也需要学习拍摄技巧。因此,学记队邀请了星洲日报业务开发主任兼前高级摄影记者郑霹麟,及星洲日报高级摄影记者刘剑英开设摄影讲座,为营员们讲解拍摄器材、摄影技巧及剪辑影片的方式。
线上培训营首次举办线上回巢夜,即使是线上也阻挡不了各届旧学记回来探班,与新学记分享自身在届时的故事,正如本次回巢夜的主题“落叶归根”。节目组工委特为此环节准备了回顾影片,从第36届追溯到第19届,看着学记队每一年的活动照片,满满的都是旧学记的回忆。
旧学记们来自不同的届数,彼此之间不但没隔阂,还一同畅聊在学记队时的点滴。此外,回巢夜还准备了幸运抽奖环节,只要旧学记报名参与,就有机会赢取小米智能手表等奖品!
【工委采访】
团康兼辅导员组工委唐振杰表示,看见营员们团结合力突破难关,仿佛看见了当初参加培训营的自己;他想对38届学弟妹们说:希望你们可以坚持到最后,不放弃,不后悔,向前看!
【营员采访】
叶于绮表示,她以前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在培训营的体验为她打开了新视野,除了学习到撰写报道及采访等技巧外,还学到了团队合作。
“参加培训营后,我发现原来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有了同届们就能够完成了。原先看来无法完成的任务,只要和同届们一起努力,不可能终成可能。”
她说,以前自己总是畏畏缩缩,担心被反驳或忽视而不敢提出意见;然而参加培训营后,她学会了勇于提出自己想法,因为自己的想法可能可以帮助到他人。
“和同届们在培训营中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3天,却仿佛共同跨过了一座座山岭。只希望未来不管有多大的风雨,希望同届们坚持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犹豫。”
邓伊琦指出,培训营整体是比较严肃的,但团康环节时她能放轻松,与大家一起唱歌或学习手语,真的非常有趣。
“另外,我也没想到平时严肃的纪律组工委在解禁影片中,会有可爱且随性的一面!非常感谢工委的指导,虽然培训营很严肃,但工委也是有人情味的。也感谢工委卸任后仍然担任我们的顾问,协助并引导我们筹办活动,辛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