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柑仔园修道院国民型中学
李思仪(PA2111)、徐欣怡(PA2109)联合报道
(槟城)为让更多女性接触到工程与科技,槟州科学圈在去年3月24日至9月1日,为槟城中四女学生办了长达1年的GET(Girl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活动。
共有来自6所学校的54名学生参与了活动。为让参与者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主办方邀请来自6所著名科技公司即英特尔(Intel),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National Instrument),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Solutions),美光(Micron)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的62位女志愿者当活动导师。
课程包括非技术技能
活动期间,GET每月举办1次活动,每次长达3小时。活动期间共有14个单元,课程内容包括:Python计算机语言、三维立体建模、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平台、树莓派微型电脑、网站设计、AI人工智能等关于工程与科技技术技能的入门教学。
此外,课程也包括非技术技能,如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介绍、学习目标设定、公众演讲技巧。
完成所有单元后,学生们需使用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完成一个项目才能正式毕业。导师们各自带领并指导2位学生,一同在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项目也可以参与Coolest Project Malaysia比赛。
依丽:打破刻板印象
活动策划者依丽(译名)说,槟城科学圈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女生加入工程与电脑领域发展。
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和非技术技能的单元、以及介绍这个行业内的女性榜样,打破“工程与科技领域不适合女生”的刻板印象,也让行业内的职业成为女孩们未来的选择。
她说,活动中不仅能看到女孩们在技术和非技术技能中的成长,也看到她们和志愿者之间的良好联系。
女生们互相鼓励很重要
她认为,女生们互相鼓励很重要,这能够给彼此力量,也让大家进步得更快。
她说,2021年GET毕业生的表现超乎了自己的预料,这是因为无论学校或家里有许多变化,毕业生都尽心尽力地完成这长达一年的活动。
她说,她们给未来的GET毕业生设定了很高的标准,并期待看见GET毕业生在自己选择的课程和职业道路上出类拔萃,为更多的女生打破刻板印象。
陈姿萱和曼嘉丽:想学习新事物
美以美女子中学的2位学生,陈姿萱和曼嘉丽被生物学老师介绍参与GET活动。
她们表示,当初参加活动的原因,除了是得到课外活动分数,也想学习新事物。
陈姿萱说,她之前很少接触工程与科技的事物,因此在参加活动时感到很兴奋。
她们都认为,活动时把她们安排进小组讨论室的时候是最好玩的。
“小组讨论室内会有2到3组的组员聚在一起,由一位引导者(工业界的女志愿者)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她们说,在引导者带领下,她们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变得更流畅,遇到问题时也能立刻打开麦克风询问引导者,而引导者们都很有耐心也很友善,愿意一直重复教导,解决学生们遇到的问题。
学会技术完成简单游戏
在最后的项目中,陈姿萱和曼嘉丽被分配到了一组,与英特尔导师卡蒂嘉一起完成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她们选择使用在GET里面学会的Scratch和AI Teachable Machine 技术,结合去完成一个简单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随着身体的摆动,AI Teachable Machine会开始检测玩家的方向,Scratch里的企鹅也会跟着身体的方向去移动,玩家的任务就是让企鹅吃到从空中掉落的食物,达到一定分数后取得胜利。
她们认为Scratch和Teachable Machine是最简单的,不需要使用较复杂的编程语言,只需使用Scratch里的积木与人的身体动作就能创造出一个简单又有趣的游戏。
花了1星期录制影片
在最后呈现的自己的作品时,她们拍摄了很多次,大概花费了1个星期录制影片。
她们表示,因为环境杂音、语法和发音问题等,她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录制,拍摄次数超过10次。
获得最佳呈现方式奖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们把这个项目投稿至Coolest Project Malaysia的比赛后,不仅成功进入决赛,还获得最佳呈现方式奖。
在收到入围和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时,她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陈姿萱表示这是她们从未预想到的惊喜。
她说:“没有GET的话,我认为30年后我也不知道这些科技的存在。”
她说,GET的活动激发了她对工程与科技的兴趣,她也表示说不定自己以后会在这个领域工作。
曼嘉丽感叹道:“感谢GET的出现,让我们在这个年龄有机会制作自己的项目,没有GET,我可能对工程与科技这一行不会有更深的认知和想法。”
评语:学记写得极好,文笔流畅,不过内容太长,我缩短了文章。很不错的一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