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17:58:45 
老师授招亲子沟通 逾500人线上学习技巧
年轻人

叶福兴向大家讲解如何有技巧的进行亲子对谈。
叶福兴向大家讲解如何有技巧的进行亲子对谈。

吉华独中 黄昱暄(PA2151)报道

(亚罗士打)吉华独中早前举办的“有爱无碍?!——谈亲子沟通”线上专题讲座,获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超越500人踊跃响应。

主讲人是大马卡内基训练企业训练培训顾问的叶福兴老师、教总《孩子》杂志的特约专栏作者,主要撰写亲子互动内容及分享陪伴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

沟通的理想画面是什么?是说得对方很想听,听得对方很想说。

叶福兴在讲座上,把父母比喻成家里的首席执行员(CEO),不仅要很会说,同时更要会懂得听。

“说,是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价值观是需要孩子去接受的。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正值青少年时期,父母更应该学会懂得聆听,聆听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在乎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讲座吸引不少人出席,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
讲座吸引不少人出席,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

5大不利亲子对谈行为

为了更靠近沟通的理想画面,父母应该少做什么?叶福兴提出了5大不利于亲子对谈的行为:

“第一,急着说自己的想法;第二,先入为主,还未全然了解就先下判断;第三,关心事多于在乎人;第四,关系缺乏信任的基础;第五,因为忙而没耐心对谈。”

他也针对这5个行为,分别作出现实生活的例子。

其中,叶福兴针对第5项行为,分享了一位开始爱上亲子互动的家长的真实案例。

“起初,这位家长是一名对待孩子就如对待公事一样,催促孩子做事的父亲。经过调整工作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后,例如不把对待孩子公事化,静下心来与孩子聊天、倾听孩子分享生活等,不仅让孩子对他的转变给予肯定,对他更喜爱有加,亲子互动氛围更融洽之外,也让他从一天的忙碌工作中得以放松心情。”

5大学习并实践行为 

亲子对谈,父母应该刻意多做什么?叶福兴总结了5大父母需学习并多实践的行为。

他说,第一是先安顿好自己的情绪,第二是专注领听,第三是若好奇,那就提问了解更多。

“第四是同理并换位思考,第五是换个角度。”

他指出,父母在对谈前需调整、接纳和释放情绪,并想想自己期待的对谈画面,以便让接下来的互动,不会偏离原本的对谈目的。

“被听到,本身就有疗愈作用;被了解,孩子就会有动力去面对。”

叶福兴提醒家长们要专注聆听,让孩子畅所欲言。

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父母们常说:“我听了很多讲座分享,道理我都知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做不到。”

针对父母的疑问,叶福兴指出,家长和孩子们一样,学习需要分阶段进行。优质对谈的养成,第一步就是培养有意识的改变。

“怎么改变?多读书、多上课(讲座、分享会等)、多与朋友交流,然后定下目标并且不停灌输‘自己必须做到’的想法,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他说,但仅仅停在这个阶段,父母就会发现无法把过去发生的情况放下,这样是不会看到成效的。

他说,所以一定要找到正确方法,并要求自己刻意地去大量练习,唯有不断练习,才能把这些方法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就如行为心理学中的21天效应(习惯养成和巩固至少需21天)。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效,父母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依然延用以前的方式继续管教孩子,所以,前提就是不断反复练习,练得多经验累积得多,父母们才会更有信心继续保持这种习惯。”

他说,只有透过不断摸索、学习、累积,最终优质对谈的习惯才得以养成。

演练与示范 从知道到做到

优质对谈的养成需要平台,叶福兴建议,可以透过演练与示范的体验性学习课程,慢慢练习自己从知道到做到。

“然后再通过讲师的及时反馈和督导,找出自己的对谈惯性和盲点。每周也可以邀约家人对谈,运用自己所学方法,再听取家人的意见和反馈自我审查。”

他说,学习过程中,也要塑造正向积极的学习氛围,与志同道合的家长们一起学习进步,让自己勇敢跳出舒适圈,在亲子对谈上独出心裁。

评语:

这篇新闻报道内文具有教育性质,学记写得详细,很不错。

吉华独中校长庄琇凤(左)感谢叶福兴的分享。
吉华独中校长庄琇凤(左)感谢叶福兴的分享。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