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19:20:42 
国家体育发展路在何方?
Oh! 中学

文:林子扬 /柔佛峇株巴辖高级中学

不久前,我国在东运会中获得了三十九面金牌、四十五面银牌和九十面铜牌,是自1983 年之后首次跌出前五名,排在十一个参赛国家中的第六位。虽然我国代表团达成了赛前所订下的三十六金的目标,但是身为东南亚的传统体育强国之一,我国却仅领先缅甸、柬埔寨、寮国、汶莱和东帝汶这些没有专注发展体育的国家,这样的成绩难免无法令国人满意。

事实上,许多国家近年来都在体育发展方面下重本,以往被人视为是“鱼腩队”的印度,在今年成功夺下本届的汤姆斯杯就是最好的例子,就连我们的邻国如新加坡、菲律宾等也已经成功在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我国却一直沉醉在过去的辉煌,迟迟无法在体坛上有所突破,甚至每况愈下,这无疑是令人担心的现象。

其实,我国的体育发展面临瓶颈并不是这一两年才发生的问题。当中,运动员的福利便困扰了我国健儿已久。在去年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青年与体育部获得的二亿八千九百万令吉拨款,仅占了总额为三千三百二十一亿令吉的财案中的0.09%。年初时,由于缺乏经费,国家体育理事会甚至终止了一百四十四名国家队选手的合约,并削减选手们的津贴。虽然之后政府决定恢复拨款,但此举已让国家队选手随时都得担心自己的生计,有者甚至需要去做兼职才能生存下去。在无法安心训练的情况下,他们的成绩自然很难取得进步。

另一个问题是,我国许多体总都是由非专业人士管理,这些管理层大多对体育训练不太了解,总是要求选手们在短期内提升成绩的同时,却不愿意从根源上解决选手们面对的各种问题。这种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态度令不少选手感到压力。在资源不足且高压的情况下,选手们无法在最佳状态下练习,再加上某些项目如足球和羽球向来受到全马人民的关注并寄予厚望,这样的压力也导致选手无法在竞技场上发挥出色。

与其一味依靠政府拨款,我国的体坛人士应另寻僻径,自力更生。大马奥理会会长诺萨就曾经提议政府重启体育伙伴计划,鼓励私人界赞助体坛,协助我国体育发展,相关的私人界企业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税务回扣。我认为政府需要听取这项建议,以让我国的体坛不会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发展停滞。

此外,各大体总也要大换血了,让真心想发展体育的人士带领各体总,而不是把体育当作生意,只注重金钱上的回报。同时,各大体总也需要制定短、中、长期计划,竭尽所能地为选手们提供最好的训练资源,而不是靠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够让选手处于最自在的情况下训练。

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发展是时候来个重大改革了,让我国体坛推向另一个高峰。当然,我们不可好高骛远,因为印度也是花了几十年耕耘才可以赢得汤杯。唯有按部就班,细心播种,耐心等待,我国体坛才会有收割成果的一天。

**《噢!中学》专栏公开给各校的中学生投稿。写与中学生有关的时事评论,比如针对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校园霸凌、家庭生活等,说说你对这些课题的看法。字数约500 字。有稿费。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投稿者记得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中英文姓名、I.C. 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邮、银行户口和所属银行。)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