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 18:47:53 
《咔嚓一生》辅导展 定格瞬间 记录百态人生
年轻人

在展区的入口处,执委团向观展者提出了人生选择题:“如果拥有一次机会,你想永远停留在那个年龄阶段?”
在展区的入口处,执委团向观展者提出了人生选择题:“如果拥有一次机会,你想永远停留在那个年龄阶段?”

徐彦宇 (M3513 培风中学)/报道

(马六甲讯)人的一生,初始欢绽而末时悄然。声音需通过介质才可传播。而人生,亦可通过照相留存。

由马六甲培风中学主办,马六甲培风中学辅导处承办之2022年《咔嚓一生》人生发展辅导展于7月下旬在该校怀萱堂主办,供该校教职员生及校外人士参观。

拉近不同年龄层距离

该展览宗旨为拉近不同年龄层之间的距离,同时加深观展者对“人的一生”的认知,包括每一个人生阶段会遇到的挑战、任务及心理变化等,指引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参观者之人生方向,为其做好充分之准备。

该展览的主题为《咔嚓一生》,并采用了法文C’Estlavie为标语,意为“这就是生活”。

“咔嚓”为按下照像机快拍键时,通过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波;一生的“生”字则与“声”字异字同音,意在记录人的一生,定格每一瞬间。“咔嚓一生”,亦可理解为“人生照相馆”的概念。一段人生犹如跑马灯,相机所摄的张张照片,都记录了人生路上的点滴。该展览展出了照相机所捕捉的、处于各个人生阶段人们。

按下照相机快门键的那一刻记录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千姿百态,而人生中的每时每刻都恰似照片一般值得回顾。一张张“照片”累积起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最为值得珍藏的“相册”。

该展览主题之“生”字与“声”字异字同音。其运用双关修辞手法以带出“人生照相馆”概念,将“照片”与“人生”相结合。故,“咔嚓一生”为相机“咔嚓”一声下所摄的百态人生。其意在记录人的一生,定格每一瞬间。

来自柬埔寨的潮州会馆与端华学校教育考察团前来观展。左起为培风中学辅导处主任郑淑贞老师、辅导展指导顾问萧宇婷老师。右一为辅导展指导顾问叶志森老师。
来自柬埔寨的潮州会馆与端华学校教育考察团前来观展。左起为培风中学辅导处主任郑淑贞老师、辅导展指导顾问萧宇婷老师。右一为辅导展指导顾问叶志森老师。

设4大展区

该展览共设有4大展区,分别为展区1“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人物介绍、人格发展理论介绍”、展区2“童年期”、展区3“青年期”及展区4“成年区”。

活动的4大展区内各别设有资料区、体验区、个案生命历程的分享、展区相关展品等。其他展区则包括活动介绍区、观赏区、摄像区、回馈区等。该展览结合动态与静态的方式,向参观者传递人生不同阶段中的资讯,让他们更具体化形象化了解“人的一生”这个抽象主题。

除了展览资料介绍,辅导展执委团也根据展区主题设置了体验区,让观展者对于抽象的人生阶段之概念有了更具体的体验,透过活动的方式对人生的各阶段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培风中学校长黄雪莱及学务副校长王嘉显老师为辅导展进行揭幕仪式。
培风中学校长黄雪莱及学务副校长王嘉显老师为辅导展进行揭幕仪式。

青年期展区获师生好评

其中,青年期展区的体验区获得观展师生的一致好评。该展区的体验为“称赞街”及“垃圾回收站”。观展者可在“称赞街”用色彩缤纷的蜡笔在墙上留下正面的话语。相反的,“垃圾回收站”的墙面上贴满了写着负面言语的纸条,包括对外貌、身材的批评等。观展者可撕下这些纸条,并扔到角落的纸堆中。一旁的墙上则印着“放心吧,不只有你接受负面评价”的字眼,鼓励青少年以正面的心态面对人们的评价。

林恺勍:将沉闷理论转化为“体验”

在展览中担任导览员的林恺勍是体验区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她受访时表示,导览员是展览对外的代表,也是唯一能把执委筹备展览时付出的心力诠释出来的人。观众对于展览的评价,很大程度取决于导览的表现。对此,她们选择将沉闷的理论转化为能吸引观展者的互动,因而产生了体验区。

她说,她从未参观过展览,对于体验区的概念也非常模糊。为此,她在社交媒体上浏览了许多国外的展览,并发现观众大多只会拍下互动区的部分,而非与展览相关的资料。这也让她再次体会到体验区对于展览的重要性。

“起初,我们所策划的体验区只能让观众片面地体验与该年龄层相关的活动,却忽略了埃里克森的理论所提及的内容,因此遭遇了老师的驳回,最后和搭档及时进行了会议,集思广益,最终做出了被老师通过的计划书。”

成年期展区的体验区为制作爱情瓶,让观展者将象征各价值观的五色沙子装入瓶子,记录自己的理想爱情状态。
成年期展区的体验区为制作爱情瓶,让观展者将象征各价值观的五色沙子装入瓶子,记录自己的理想爱情状态。

“称赞街”成打卡地点

她也说,展览的体验区最终得到很许多观众的反馈,而“称赞街”也意外地成为打卡地点,许多人就是奔着称赞语录而来的。这令我非常欣慰。

她表示,起初的她很担心展览主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埃里克森的理论叙述的是一个人在生命中各年龄阶段会面对的事物等。也因此,她在筹备时非常努力地布展,却在临近展览时越发害怕,担心自己与执委的心血无法得到观展者的认同,令2个月的付出都付诸东流。

“所幸,在校长、老师和同学、甚至校外人士的努力宣传下,我们的展览得到很多人的关注,观展人数也比想象中多了不少,最终突破2000人次。我们也有幸为来自柬埔寨的参访者以及其他州属的老师进行导览。”

执委团在展期前制作摄像日记,通过以照片为主的日记,记录人的一生。
执委团在展期前制作摄像日记,通过以照片为主的日记,记录人的一生。

吴宝娴:展览成果比预期更好

辅导展总策划吴宝娴表示,这是她首次参与大型展览的筹办。经验上的不足是她在筹备展览时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这使她在策划展览的细节与执委的工作分配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她透露,由于缺乏经验,她难以规划展览筹备的时间线,加上计划赶不上变化,展览筹备初期的进度过慢,导致后期的布展时间紧迫,甚至差点无法完成进度。所幸,执委除了完成各自的职务外,也积极协助其他岗位完成进度,最终呈现出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她说,展览的最终成果比预期中的更好,这使她感到非常欣慰。除了感谢观众为展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她也非常感谢执委团给予的配合与努力。

“虽然筹备时间紧迫,但大家都没放弃。最终的成果也说明了我们的努力都会被看见,只是在于时间的快慢。”

叶志森:见证执委进步与成长

辅导展指导顾问叶志森表示,该展览的主题灵感是来自于执委团在筹备初期所提出的生与死概念。然而,生死的课题似乎过于沉重,加上生死对中学生而言有些距离,因此最终没有采用。然而,这也为执委团构思主题带来了决定性的灵感。

他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个阶段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人格发展的理论。该理论针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起其他发展理论更为详尽,因此最终决定以此理论作为该展览各个重要展区的知识铺垫。

他指出,展览前期工作中,最让他烦恼的是对于执委团筹展的指导。执委需将所有展区资料、体验区构想、设计构想等元素融汇贯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展览,同时也不忘传达每一个展区意义。

筹备期间,培风中学辅导处邀请了来自双威大学 (Sunway University) 前来进行活动策划分享会。
筹备期间,培风中学辅导处邀请了来自双威大学 (Sunway University) 前来进行活动策划分享会。

为体验区构想注入新元素

“令我欣慰与惊讶的是,执委能够为展览体验区的构想注入新元素,让原本沉闷的导览环节更具活力与吸引力,也更顺利地传达出各展区的主要内容与其意义。对我而言,一个好的展览除了需具备可靠可信的资料与有效的导览环节,其实更需要富有内涵的体验区,让观展人能以多感官方式学习,最后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与总结,而执委都做到了!”

他也说,自己在展览中见证了执委的进步与成长。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实践中提升感悟,最终呈现出一个品质极高的展览。他期望执委们能在展览的筹备中收获宝贵的经验与回忆,并在未来更全面地发展。他也表示,师长与外来嘉宾的赞许是对于执委团成长的肯定。

执委团收集了各年龄层的照片拼成生命墙,记录人们从0至80岁的变化。
执委团收集了各年龄层的照片拼成生命墙,记录人们从0至80岁的变化。

郑宇升:与长辈谈论人生印象深刻

执委郑宇升在展览中担任文编兼导览。他透露,自己主要是负责文字处理的工作,包括资料整合、翻译、排版,以及宣传文案的构思。在筹备后期,他加入了导览员的行列,担任中英双语的导览员。

他表示,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学习了很多自己想了解却又不曾下手的知识,包括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层面以及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导览的过程中,他也遇见了形形色色的观展者,但无论时哪个年龄层的观众,都非常用心地聆听他的讲解。

他也说,在观展者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他谈论人生的长辈。人生一直是他很感兴趣的话题,从他人的口中了解不同的人独到的人生观,也是令他颇有感触的。

拥有美好回忆是最大收获

他指出,除了书面上的知识,他认为自己在展览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在筹备期间需为校内乐器合奏比赛进行准备,同时也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料的整合与翻译工作,因此压力是倍增的,在布展时的情绪也较压抑。

“但是,我有幸遇到一群很好相处的执委。我真的很喜欢大家一起相处的氛围。这种放松的片刻,短暂却很美好。”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通过活动的筹备认识一群新朋友的。执委之间的关系很要好,大家在彼此的陪伴下成长与学习。也正是因为有了彼此,展览才得以完整。

谢秋芳老师以线上连线的方式完成讲座,由柔甲辅导老师及培风中学同学参与。
谢秋芳老师以线上连线的方式完成讲座,由柔甲辅导老师及培风中学同学参与。
郑宇升。
郑宇升。


林恺勍。
林恺勍。


作者 : 戴小同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