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佑佳/雪兰莪公教国民型中学;学记编号:B36033
你有否很想share 某个社会议题或问题,“顺手”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一则新闻链接,又或是在转发了一张有关某个热门话题的信息图(Infographic)之后,觉得自己已经尽了身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力,别人不可以给你贴上“袖手旁观”和“坐视不理”的标签?!倘若真是如此,那你便是懒汉行动主义(Slacktivism)的一份子,你所做的也许远远不能够影响、帮助和改善任何现况。
懒汉行动主义在百度上被定义为“只用某种社交媒体上的标签来声援某人或某事而不做其他的实际行动”。只花不到三秒的时间来关注、转发或分享,也许会自我感觉良好,可仔细想想,在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网上偶然间跳出的一则讯息,已经很难让人记住,又怎能为社会带来偌大的影响和变革。
如果从社媒里提倡某个议题的组织/ 团体的账号来看,我们确实无法否认,从社媒宣导入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甚至在疫情大家宅家期间产生了不小的结果。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组织如果只把重心放在经营社交媒体以达到提倡社会议题的目的,那它将面临有限的观众群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中的各种隐藏性演算法将使得每个人的App 出现的内容只跟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由此可见,以组织角度来看,这类行动的发声方式将无法持久和有效。
学生选民教育计划(UNDI18)的影响力自创办以来便一直在扩大。也许我们只看见这组织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响应和行动,但仔细了解,他们的成员终究不忘与国会上的每一位议员见面,宣扬他们的理念,也会与一些团体的领导人会面,以获得支持。因此,光是在社媒上响应与支持是不够的,线上的成果也需配上线下的一系列行动,方能使一个群体的声音真正被散播至全国,甚至全球各地。
利用社交媒体固然能为要倡导的运动打头阵,扩大影响力,但它无法替代线下的行动,因为只有在线下去执行和实践理念,才能够真实让政府或各团体/ 组织/ 机构的高层明白一件事、一个议题,甚至一个人类的命运是不可以被忽略的。
**《噢!中学》专栏公开给各校的中学生投稿。写与中学生有关的时事评论,比如针对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校园霸凌、家庭生活等,说说你对这些课题的看法。字数约500 字。有稿费。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投稿者记得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中英文姓名、I.C. 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邮、银行户口和所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