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北马区学记负责人刘必强
报道/北马区学记:锺玮聪(PA2281)双溪大年新民独中
从“建筑人生”到“知竹常乐”,吉打州双溪大年新民独中与Atelier Alan Teh Architect建筑公司,再度携手合作举办竹构建筑工作坊,让师生了解建筑结构如何揉入竹子之余,也让学生体验和培养建筑基本的设计、建造过程与学习材料建造的可塑性。
工作坊分三个阶段
“知竹常乐”工作坊的构思,要从在线上云端平台举办的“建筑人生”主题分享会说起。新民独中去年邀请Atelier Alan Teh Architect建筑公司主讲了一系列与建筑有关的知识,成功勾起该校师生的兴趣。
由于该公司的两位刚报读完竹构建筑课程的建筑师,想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现实中,于是负责人郑宇能建筑师便想与新民独中再度合作,所以才催生了“知竹常乐”为主题的竹构建筑工作坊。
“知竹常乐”工作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透过网课,主要介绍竹子的各种特性及用途。
竹子更具灵活性
竹子,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更具灵活性。所以,以竹子为建材便能通过更换损坏部分而得到维护,而这是混凝土比不上竹子的地方。另外,竹子有可以弯曲的特性,让竹构建筑的外观,呈现出水泥森林里无法办到的形状,如波浪、蘑菇等。
同时,由于竹子对生长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加上种植成本不高,所以竹构建筑的成本比起混凝土低。此外,竹子除了可从野生竹林里取得,也能向商家购买现成的竹子,而有关竹子的价格也不高。
面临受潮 虫蛀 寿命短
虽然竹构建筑有众多好处,但竹子仍会面临受潮、虫蛀等问题。所以,如果没经常给竹构建筑做保养、维护,它难逃寿命不长的问题,而这也是鲜少在生活中见到竹构建筑的原因。
学生将动手做模型
学生在“知竹常乐”工作坊不止是纸上谈兵,而是透过动手的过程,把设计图的概念制作成模型。
在工作坊的第一阶段网课中,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把竹签制作出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如鱼、鸡、鸵鸟、蝴蝶等,以及建筑物模型,如高脚屋、水上屋、蘑菇屋等。
随后,参与工作坊的26名学员则进入第二阶段的线下一日营,除了展出网课期间的作品,还每人做一张竹凳子。在营里,学员学习以麻绳为材料的捆绑法,然后学以致用地制作模型。
3组设计 “龙身走廊”胜出
营员在一日营后被分成3组打造竹构建筑,最终交出了“生生流转”、“龙身走廊”,以及“福字别墅”3种竹构建筑设计图,而“龙身走廊”脱颖而出成为该计划的最终方案。
交出“龙身走廊”设计图的队伍因为学校多年前已有龙头走廊,所以今次就给龙头走廊增添龙身,是一种延续的概念。
队员在建筑设计师、大学讲师,以及大学实习生的协助下,在3日营里展开“龙身走廊”的制作。
竹子骨架标准比零件高
由于是竹构建筑,所以竹子的切割都非常讲究。制作骨架的竹子标准比制作零件高,先需要寻找适合的长度及外观,再观察竹节是否有破损,所以需要从大量的竹子中挑选合适的竹子。
在建造过程中,队员从固定基础钢筋到制作骨架连接零件等,然后在建筑师及讲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把一根接一根以竹子为材料的龙骨搭建起来。
“龙身走廊”耗5天完成
由于要打造的是一座竹构建筑,所以制作的成品也必须稳固。有鉴于制作龙身走廊的步骤繁多,除了固定好基座及连接搭建的工作,同时还需要给结构之间加固及修缮。整个建造工作最终耗时5天完成。
郑俊耀:砍竹子印象深刻
营员郑俊耀表示,他对建筑及手工有很大的兴趣,所以自然不会错过参与这活动。整个过程下来,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的砍竹子,因为最耗体力之余,若一不留神也很容易受伤。
他说,参与这活动虽累,但却很有趣。他补充,活动让他获益良多之余,更收获了友谊。
温梓歆:学习了绳结技能
营员温梓歆指出,他从工作坊中学到了一些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绳结技能,日后在帮助家里做木工时能更快且更好地完成。
他说,虽然这个工作坊很累,但也感到很充实和开心,尤其是能为学校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而感到光荣。
许学诚盼校方开放更多名额
营员许学诚指出,由于此活动能让参与学生学习木工工程相关的技能,所以他希望校方多举办这类型活动之余,并开放更多名额让更多学生参与及学习。
他说,在整个工作坊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日营的展览,造工对他来说几近完美的作品让他看得目不转睛。至于在竹构建筑的环节里,他被安排制作骨架,而组员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完成负责部份,这也让他印象深刻。
/学记感想:了解及见识竹构建筑
在进行资料收集之前,我对竹构建筑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由竹子建造而成的。说到建筑,我首先想到的只有那些在首都比较常见,由钢筋巨兽、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巨兽,如吉隆坡国油双峰塔、默迪卡118、马来亚银行大厦、明讯大厦等。在学校未举办这个工作坊前,我从未亲眼看见竹构建筑的庐山真面目。
当“知竹常乐”工作坊结束后,校方找学生撰写这项工作坊的专题。我没有写过专题,但看了“龙身走廊”觉得很有趣,因为它与常见的钢筋巨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就决定以这个活动作为我的第一篇专题,也想通过这次的机会,仔细了解这个我以前只是略有耳闻的东西。
我之前并没有报名参加工作坊,这个专题是通过访问校长、联课主任,还有很多的参与同学后,才慢慢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报道。
为了撰写这个专题,我上网找了很多的资料,也渐渐了解到竹构建筑与常见的钢筋水泥建筑有很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竹构建筑可以有一定的弯曲度,但钢筋水泥不能。虽然竹构建筑的建造成本较低,但它的寿命比钢筋水泥短,维护成本也较高,这也是导致它不常见的原因。
通过这次的专题,我了解并见识到竹构建筑这项并不常见建筑物的特别之处。如果来年学校还有举办这种类活动,我想我也会报名参加。
/负责人感想:勾起求学时童军活动
这则报道勾起了很多中学时,在学校参加童军活动时的回忆。当年的我们,透过童军活动如露营、营火会等,学习用竹来搭建帐篷、灶台、桌椅、拱门等。而这些技艺,都是从童军学长那里学回来的。
现在回到校园,基本上已看不到参加童军活动的学生,因为要露营或办营火会,需要到山林里去砍竹、去竹毛、破竹,然后搭建帐篷、桌椅、拱门、篱笆等。我还记得,有手艺及绳结技术较好的学弟妹,去参加模型制作比赛而得奖无数。但是,现在几乎已不复见。
我点开文章时,是洋洋洒洒的将近4000字。基于此专题的主题选得不错,所以觉得不能浪费。虽然文笔还算流畅,但是撰写专题方面仍需注意资料的铺垫,无需过长叙述整个过程,但需要把过程的重点写出来。同时,如果此文章能够有参与学生的感悟、营后所学的感想,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