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11:52:55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粵劇演員聲色藝俱全
学记活动

指导:前雪隆区学生记者负责人 蔡瀞贤

文:B36002 陈珂仪 百乐镇国中 / B36037 孙嘉徽 百乐镇国中 / B36070 梁晓晴 吉隆坡中华独立型中学 / B36080 林恝杏 吉隆坡中华国民型中学 / B33059 刘洁盈 加影育华国民型中学 联合报道

(学记于视讯上访问,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只为三打成祸事,师徒情谊被抛离…… ” , 奏乐响起,粤剧演员化着浓脂厚粉站在台上缓缓念出戏词。演员的一动一静都撩动台下观众的心弦,这是粤剧演员演出的日常。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资讯发达的年代,搔首弄姿就能成名,但依然有人用心把本事学好,将艺术发扬光大,用心呈献有素质的表演。一部粤剧有编剧、乐师、演员(生、旦、净、末、丑)……

  本期《年轻人》访问了3名年轻的香港八和粤剧学院毕业生、乐师和新生。

    “挡马” 中,苏钰桥(右)饰演的焦光普闪避杨八姐的开打片段。(由受访者提供)
“挡马” 中,苏钰桥(右)饰演的焦光普闪避杨八姐的开打片段。(由受访者提供)


蘇鈺橋 :粵劇從頭到腳都是一種美

  正值弱冠之年的苏钰桥是一位粤剧演员,专工生角,功底深厚。苏钰桥的父亲苏永次也是粤剧演员。苏钰桥从六、七岁时便开始学戏剧基本功。在香港长大的苏钰桥,小时候便拜在关世振和黄泸醒的门下学习京剧。父亲不惜在假日时,让他和兄弟跟随师父到乡下学习,甚至叮嘱师父说,不要认为他们都娇生惯养,不用特别照顾他,目的是为了让儿子们学好本事。苏钰桥成年之后到香港八和粤剧学院学习并毕业,成为业界其中一位新星。

  苏钰桥说,“学一套戏差不多要用5年的时间。京剧对演员的动作要求很高,很多规范动作须一招一式去学;粤剧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爆肚'是一种即兴表演,演员会即兴说出不一样的对白,或者乐师忽然演奏不一样的东西,这考验演员的临场反应。爆肚不可以乱爆,要有韵脚且附和角色设定和剧情。过程中演员要配合剧情的节奏。”

  唱、念、做、打是戏剧表演的基本功,功底需要时间和努力。苏钰桥除了在八和粤剧学院上课之外,也会另外找师父加强自己的4个基本功。上课之余,他也会看前辈的演出,加上自身体验去研究戏曲。

  他说,想要呈献精彩的表演,演员务必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像是“念”的形式分为“口白”、“韵白”等;“打”的部分为基本功、毯子功……

  “粤剧从头到脚都是一种美,先是戏剧演员戴的头饰,连一个紫金冠都有几种不同的设计。头饰设计师会迎合角色或特点去设计。有些人会加龙或凤,我认为这是一种很美的东西。戏服有各种绣法、样式及花纹等。演员艺术的表演造诣更是属于美的一种,例如花旦有很多兰花指的展现等。 ”

《狮子楼》中,身著黑衣的武松(苏钰桥饰)与西门庆的对戏。
《狮子楼》中,身著黑衣的武松(苏钰桥饰)与西门庆的对戏。


江駿傑:用新詩演繹戲曲

  粤剧里的演员和乐队的音乐是同时呼吸的,粤剧乐师江骏杰深感,现在的年轻人对古代的诗词有距离,而新诗是较为生活化的语言,所以他喜欢用新诗演绎戏曲;粤剧是好玩的,所以在《后话西游》里加入“演员是乐师,乐师是演员”这个设定。这是戏曲其中一个改革的方向。

  谈起戏曲改革,江骏杰说为了让更多人接触新式粤剧,开创了Youtube频道“水马人会馆Aphros Studio”,发布自己的作品以普及粤剧文化。

  他大方分享自己之前和西方合作的经验,从中发现无论是从训练的方式、对文化的建构、或是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他都看见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区别。江骏杰认为,这些区别会让创作者在作曲时,思考对各种灵感的呈现方式,从而影响结果。

  他举例,西方歌剧的流程是打开曲谱,看着指挥奏音乐,当中没有演员;而粤剧没有指挥,演员和音乐同步演出。虽然每日剧目一样,但演员每一日的呼吸皆不相同。在江骏杰眼中,粤剧表演当下,呈现者应该互相聆听、对话。

2009年,江骏杰与八和粤剧学院同学摄于香港文化中心演出前。
2009年,江骏杰与八和粤剧学院同学摄于香港文化中心演出前。


粤剧发展可能性多

  江骏杰表示,粤剧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性,例如以新诗为主的《后话西游》。粤剧是当代化的,“演粤剧的时候为什么要演和唱出来?其实就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能够和戏剧产生共鸣,继而打开观众的想像。”他举例,罗家英演唱的《OnlyYou》启发了他,让他明白粤剧的传统唱腔,例如“拉腔”是因为人物的情感澎湃,是言语无法形容的,所以需要唱腔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出来。“当自己慢慢不断消化,才明白原来粤剧的传统也是可以很当代。一个拉腔也可以变成《Onlyyou》。”

  “好的艺术作品,不只有语言的优势,可以超越其他地方,甚至是国家的文化。当演员把自己看世界的体验代入演戏里,哪怕是以前的剧本也可以重新赋予当代意义。如果连这都做不了,这个艺术便死了,放到博物馆里就是以前的事,跟今天没有关系了,我们要留都留不住。”

  在《后话西游》的创作中,江骏杰大胆地没有使用戏曲文法来演绎戏曲的“唱、作、念、打”,是他其中一个想创新的部分。

  关于传统,江骏杰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昆曲过了多年,还可以回到600年前吗?是不是只有昆曲出现的那天才叫传统?那粤剧是不是也要回到一百年前才是传统?传统的定义是今天的人建立下来的。同理,我们今天所创作的方向有可能也将成为以后的传统。”

江骏杰利用新式粤剧技巧创作的《后话西游》。
江骏杰利用新式粤剧技巧创作的《后话西游》。


鄭咏心:創新製作吸引年輕人

  传承文化需要前辈也需要后浪,八和粤剧学院学生郑咏心,曾在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举办的“第三届儿童及青少年粤剧折子戏公开大赛”获得青少年组亚军。学记采访郑咏心时,她正式学习粤剧不足一年,但已经参与八和粤剧学院与诺丁汉大学合作的交流演出——《传承·跨粤》,担任合唱团成员。

  深受家人影响,郑咏心小时候便养成了看戏剧的喜好。她一直被戏剧的服装以及歌曲吸引,奈何没有机会接触。直至前几年,郑咏心考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公开考试)后下定决心存钱,于2022年9月入学八和粤剧学院。

  “看戏和演戏是完全两回事,演戏的时候会发觉里面藏了许多的细节。演戏一点也不容易,我很敬佩前辈,因为每一场表演的背后是演员们的多次彩排、交流与磨合。”郑咏心庆幸于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尤其是老师们的指导。

  “粤剧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涉及演戏、剧本的编写、音乐的安排。粤剧的曲词是温文俨雅,讲求仁义礼智的,这些也是我们做人需要学习的东西。戏曲强调的礼貌与尊师重道这些中国传统观念,对我平时待人接物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郑咏心并不认为戏曲逐渐落寂,如今的粤剧界有众多创新制作去吸引年轻人。虽然看粤剧的有七成以上都是老人家,但是她也看到有很多的小孩和年轻人出现,只要有新突破或者制作,必然能冲击观众,令粤剧再一次兴盛起来。

郑咏心(左)在彩排走位。
郑咏心(左)在彩排走位。


蔡宛谚、郑咏心(左)以《紫钗记之拾钗》夺得青少年组亚军。
蔡宛谚、郑咏心(左)以《紫钗记之拾钗》夺得青少年组亚军。



負責人感想:學記挑戰自我下苦工

  此次采访仓促,因时间缘故而无缘面对面采访。几个学记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参与采访,当中还有历届学记。这个课题对学记来说是很挑战的,有不少的粤剧术语。学记的粤语也不流利,但都愿意接受挑战。有的学记找同学和老师教自己发音,而受访者也很有耐心,这个学习态度值得褒扬。

  希望学记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这么用心,遇上不懂的事要问清楚。最后,请记得准时交稿。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