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7:47:21 
劉國明因熱愛成立工作室 手作陶藝悟匠人心血
年轻人专题

指导:柔佛州学记负责人黄建荣

文/图:钟思颖 J3638 拿督国中、吴佳思 J3639 拿督国中、黄婉芯 J3646 拿督国中、徐楷雁 J3651 文律国中、林昕怡 J3655 文律国中、彭韵涵 J3656 北干那那国中、梁靖仪 J3657 拿督阿里哈芝阿末国中、张雪彤 J3658 拿督阿里哈芝阿末国中 联合报道

  位于柔佛州笨珍县的黄梨小镇北干那那,有一家名为“ 日月陶窑”的陶艺工坊,由陶艺师刘国明出于对陶艺的热爱而创办。刘国明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陶艺艺术的美丽和背后的故事。

  刘国明现年49岁,是“日月陶窑”的业主。他并非科班出身,但自幼便展现出对陶艺的热忱与兴趣,自2004年起在哥打丁宜开始接触陶艺。他认为把泥土变成一件件艺术品,是非常奇妙的体验。

  “日月陶窑”成立于2019年,在此之前,刘国明一直把陶艺当作副业,而非主业。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工作室成立没多久便碰上疫情,迫使他停止了教学活动。不过,在闭关期间的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断钻研与学习新陶艺技术。

  刘国明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并表示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当成生活是非常幸运的。他直言陶艺这条路并不容易走,也赚得不多,但他很开心可以天天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学记们与刘国明(棕色衬衫)合照。
学记们与刘国明(棕色衬衫)合照。


刘国明向学记讲解陶工艺品的制作细节。
刘国明向学记讲解陶工艺品的制作细节。


颜料供应灵感枯竭 成挑战

  “日月陶窑”这个名字中的“日月”来源于刘国明的最后一个字“明”,拆分后便成了“日月”,是他的师母替他命名的。

  刘国明指出各行业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而“日月陶窑”遇到最大的挑战便是颜料供应问题。现今的陶艺颜料供应商越来越少,颜料不易寻找,而进口的颜料又价格昂贵,这就造成了颜料的稀缺与成本的上升。

  刘国明直言,灵感枯竭也是他经常面对的挑战。但他也有自己的方式去渡过瓶颈期。他会外出或做其他的事情,从生活或他人的作品中寻找灵感。他会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他人的优点,也会尝试把一些特别的造型融入进自己的作品。

「日月陶窑」匾额。
「日月陶窑」匾额。


满意每一个作品

  刘国明表示,自己对每一个作品都很满意,而每一个阶段喜欢的作品都有所不同。他制作的陶器大多是茶具,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

  他直言,没有接触过陶艺的人大多都会认为陶艺非常普通,觉得手作的陶工艺品与市场上售卖的并无差别,可手作的价钱却更加昂贵。  “其实手作与工业的陶工艺品有着很大差别。工业的成品是大量生产,模具也有标准的尺寸,做出来的陶工艺品虽然完美,但也失去了手作的意义。”

  他也说,匠人们坚持手工艺品的原因,是不想让这份流传千年的手艺从此匿迹于人间,手作的精细与匠人注入的心血是工艺品无法代替的。颜料、工业与手作的技术等等的不同,都与其价格的参差息息相关,因此工业陶艺品与手作陶艺品的价格是没有可比性的。


手作需拉胚可塑性高

  刘国明向学生记者们介绍道,陶土是制作陶瓷的原料,位于地底下的五、六层。陶土普遍但不容易买到,因为手作与工业的陶土并不相同。自己挖的陶土需要测试是否适合用于制作陶艺品,其不确定性让这项工作变得复杂。工业制作陶一般都是用固定的模子,而手作的却需要自己进行拉胚,因此可塑性也更高。

  陶土的处理方式非常繁琐,需要先烘干,泡水后打成泥浆,过滤并待干后再用机器提炼,而这些过程需要耗时三个月。工业陶艺对温度的要求相比手作陶艺并没有那么严苛,一般只需烧制一个阶段,也就是1200摄氏度左右。

  手作陶艺则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烧制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以900度烧制20个小时,让胚体的形状固定,以方便上色;第二个阶段则需要以1280度再烧制20个小时。工业陶艺之所以比较有效率,是因为工业陶艺品是用釉上色的,而釉本身就是防水的。为了达到这种防水效果,手作陶艺品便分两个阶段,以不同的温度将陶烧制至瓷化。

拉胚的机器。
拉胚的机器。
拉胚过程中会使用的工具。
拉胚过程中会使用的工具。


高溫時將蘇打或鹽置入窯 劉國明拿手蘇打燒

  刘国明的拿手功夫是苏打烧,在大马还是鲜少人进行的一种烧制技法。苏打烧(sodafired)与盐烧(saltfired)类似,在高温时将苏打或盐巴置入窑内,让其在窑内充分反应,并在作品上产生独特的釉面效果。这种烧制方式无需上色,便会形成独一无二的色泽,还原烧则会用釉上色。

  釉是一种涂敷于胚体表面的硅酸盐。在经过第一轮的烧制后,在陶的表面涂上釉,烧制完成后便会产生一种亮丽、犹如玻璃般的质感。釉在液态时呈现的是透明状,经过烧制后呈现出的颜色与液态时不同,刘国明也细心地在每一桶釉上标记了烧制后的颜色。

  工业的还原烧与氧化烧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还原烧只需要到一定的温度,釉的颜色便会显现,氧化烧则需要有一个隔绝氧气的阶段,才能让颜料充分地展现。

刘国明向学记讲解陶工艺品的制作细节。
刘国明向学记讲解陶工艺品的制作细节。


使用苏打烧技法烧制的陶艺品,并以漂流木作为手柄。
使用苏打烧技法烧制的陶艺品,并以漂流木作为手柄。


以柴烧烧制的作品。
以柴烧烧制的作品。

使用盐烧技法烧制的陶艺品。
使用盐烧技法烧制的陶艺品。


作品颜色不可控

  刘国明表示,每一件作品的颜色都是不可控的,这取决于烧制时空气的含量,其成功率更仅仅只有40至50%。因此相比工业陶艺品的颜色单一,氧化烧是独特的艺术品。

  刘国明有收集漂流木的习惯。把漂流木捡回来后,他会用刷子刷干净表面的灰,再做一些加工处理。这些漂流木会被他融入进作品的一部分,例如把漂流木做成茶壶的手柄。这种再循环利用漂流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其作品的环保性,更让他的作品变得独一无二。

使用釉上色的陶艺品,并以漂流木作为手柄。
使用釉上色的陶艺品,并以漂流木作为手柄。
手工陶艺品使用的染料——釉。
手工陶艺品使用的染料——釉。


陶粗旷 瓷细腻

  刘国明也告诉学记,陶与瓷是不同的,只不过统称为陶瓷。陶,是粗旷的,其成分很多;瓷则更为细腻,是干净的矿,大多用于呈现与衬托山水画的画工,例如青花瓷。最古老的陶艺制作方式是柴烧,木柴燃烧后的木灰会在陶的表面形成独特的效果。

  刘国明希望自己未来有更好的经济能力,可以有更好的陶艺工作室,让他尝试更多烧制方式。这是因为陶瓷的传统烧制方式——柴烧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需要有合适的环境,而目前“日月陶窑”位于住宅区域,显然不适合进行这种烧制方式。

  刘国明坦言自己并没有特意去传承陶艺这个行业,而是认为热爱更为重要。虽然欣赏陶瓷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但他认为每个年龄层都可以着手接触陶艺,只要用心,陶艺便有意义。他不认为陶艺是夕阳行业,只是尊敬着这份工作与历史。

  对于“日月陶窑”的继承人,他表示顺其自然,自己目前并无培养接班人,只是收了几个学生学习陶艺。他始终坚信热爱就是陶艺最大的意义,唯有热爱恒常如新,在学习陶艺的路上,只有始终抱着热忱,才能走得更远。

星洲日报《学海》柔佛州第36届笨珍区学生记者队正在访问刘国明。
星洲日报《学海》柔佛州第36届笨珍区学生记者队正在访问刘国明。


學記感言:瞭解陶藝工作者背後辛酸

  感谢“日月陶窑”的负责人刘国明,配合我们完成此次采访。这次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陶艺制作过程,更多的是陶艺工作者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手作陶艺的不容易。也正是因为刘国明对陶艺始终保持热爱,才有了“日月陶窑”,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位陶艺工作者口中了解陶艺。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像刘国明一样,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坚持下去。

烧制陶工艺品的窑。
烧制陶工艺品的窑。


经过处理后的陶土。
经过处理后的陶土。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