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刘咏瑜 PK2433、梁千瑜 PK2446、吴依文 PK2448 怡保圣母玛利亚国民型华文中学、许立行 PK2473、崔智康 PK2475 深斋中学 联合报道
(八打灵再也讯)《星洲日报》自1929年创刊以来,至今已有95年历史,已陪伴马来西亚人走过近一世纪的时光。然而,现在正在阅读这份报章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星洲日报》是目前大马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每天有超过150万的大马人阅读这份报纸和电子报,可见它早已深入民心。现在,让我们更加深入来了解《星洲日报》。
早前举行的霹雳区学记队“2023年学习营”其中一站,就是参观星洲日报总社,让学记们了解星洲日报历史及报纸制作过程。其他参访站点包括怡保旧街场、华大伟组屋、极乐洞和锡克庙,同时也到吉隆坡参观国会、爱FM电台。学习营获得Kinta EcoCity有限公司赞助。
《星洲》的起源
《星洲日报》是由虎标万金油老板胡文虎、胡文豹兄弟于新加坡创办。1942年,日军入侵马来亚,导致《星洲日报》被迫停刊3年,日军撤离后,振作起来重新开始。1965年马新分家,1966年《星洲日报》在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现址设厂,并由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亲自主持,取代之前从新加坡坐飞机或专车将报纸送到大马的做法,做到自给自足,并逐步建立自己的采编和发行系统。
1979年,为了更方便阅读,《星洲日报》新闻版的排版从直排改成了横排;至此,《星洲日报》还是由胡家的后人掌管。
在1982年,政府颁布新令禁止外国人担任本地媒体老板,因缘际会下,《星洲日报》转到槟城的建筑商拿督林庆金手中。1987年马来西亚经济不景,林庆金欠下巨额债务导致《星洲日报》被银行接管,雪上加霜的是,同年《星洲日报》报道不谙华文者担任华校高职事件,而被政府在“茅草行动”中吊销出版准证,遭遇第二次停刊。
重重困难下,当时担任该报总编辑的刘鉴铨积极寻找新的买主来拯救《星洲日报》。最终找到了来自砂拉越的丹斯里张晓卿爵士接管,令《星洲日报》于1988年4月8日复刊,浴火重生。
此后,星洲日报陆续推出新的刊物,包括小学生刊物《小星星》周刊、面向中学生的《星星》和《学海》。配合时代发展,也于2012年设立“星洲脸书专页”,至今粉丝已超过200万人;2013年推出“星洲网APP”、2017年成立IG账号、2019年推出崭新的《星洲网》和手机应用程式服务,与时并进。
如今,《星洲日报》是大马销量第一的中文报,在西马也拥有7个地方版,刊登每个州属的社区新闻,即《大北马》、《大霹雳》、《大都会》、《花城》、《古城》、《大柔佛》及《东海岸》。
【报纸的“出生”过程】
究竟报纸是如何“出生”的呢?
在旧时代,记者写好稿后,由捡字员逐字逐句找到匹配的铅字粒(包括标点符号)进行排版,之后再进行染墨和印刷。现今铅字粒已成为时代的遗产,许多工作已有机器分担,捡字员一职也不复存在。
如今的报纸诞生过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第一步:编采】
记者各处寻找值得报道的新闻题材,除了构思主题,也需到各官方节目、社团活动、民生投诉等进行采访,过后撰稿、交主任审稿。
另外,报纸上不只有新闻,还需要有广告。报社的广告员需向商家招徕广告,找到后开始广告制作、排版和图像分色。
【第二步:编辑】
审核后的稿件由编辑部进行排版、打标题等工作。
【第三步:印前制版】
将收集到的资料传送到电脑制版机,扫描在铝板上,送入冲版机上冲洗。冲洗后再进入拗版机再输出。如今的制版过程已自动化,完全取代了过去的方式。
【第四步:印刷及包装】
将印刷好的铝板放在打印机上。工人准备新闻纸,然后把版印出来。印好一份后,会检查并调整好墨及彩色位,调整完后便可进行高速印刷,印刷完后再检查报纸的品质好坏,确认完好无损。之后,秤好报份,交给工人进行套报(把所有报纸套在一起),最后再计算报纸数量及包扎。
【第五步:发行】
将报纸分发给司机运输至各州,最后通过代理或派报员,派送及零售给每一户或读者。
【学记感言】
《星洲日报》自创社以来共停刊了2次,令我们最有感悟的是该报面对困难后依然重新站起,历经各种大小波折后,今天仍在持续推出新的内容,让读者通过阅报了解每天发生的大小事。
不仅如此,每份报纸的制作过程都不容易,若印刷方面出了些差错,整张报纸都将作废。令我们感慨的是,如今不少年轻人没阅读报纸,而是转用手机看新闻。然而,阅读实体报纸好处远比线上新闻来的多,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正规媒体、实体报纸来获取真实新闻,而不是轻易被网络上劲爆耸动的标题吸引并断章取义。